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采自西双版纳景洪的砂仁叶斑病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引起砂仁叶斑病病原节梨孢菌(Gonmatopyricularia amomi)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节梨孢菌长势有一定差异,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速率高低顺序为黑麦A>米糠>燕麦>PDA>玉米>V8>番茄汁.通过温度对节梨孢菌生长影响测定,该菌在4~35℃的温度下均可生长,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 ~30℃;在10 ~ 35℃的温度下均可产孢,以25 ~30℃温度下产孢量较大,在4℃温度下不产孢.选用14种杀菌剂进行节梨孢菌室内抑菌测定,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百菌清、72%杜邦克露、80%代森锰锌、70%甲基托布津、80%多菌灵、72%甲霜·锰锌、64%杀毒矾和5%烯唑醇,抑菌效果均达100%;其次是75%达科宁和50%唏酰吗啉,抑菌效果为64.81%和62.96%;而霜霉威、春雷霉素、50%安克和15%三唑酮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在16.67%~22.22%.  相似文献   
22.
23.
长距离地运输活鱼,怎样才会有较高的成活率?我们每次从岳阳市运活塘鱼(鳙鱼)到香港,行程一千多公里,历时三至四天,路上加水三至四次,一般成活率在99%以上。总结我们的体会,应注意以下六点: 1.在火车箱内铺设好帆布桶。选择  相似文献   
24.
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用于粮食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比较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57%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3.52倍;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用以年均1.58%的速度降低;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32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74个百分点。最后,针对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云南魔芋新病害—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植物,是富含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对魔芋葡甘露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魔芋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方式也由传统的半野生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大面积种植。云南是魔芋的起源中心之一[1],其气候环境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和种植,但由于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扩大以及芋农较为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魔芋病害日趋严重,新病害亦不断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魔芋有3种主要病害,现已增至11种。最近在云南省魔芋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及茎杆上又发现一种新病害——魔芋疫病。该病水渍状的黑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索土壤重金属净化新技术,研究以白沙土+锯末灰基质为材料,在起垄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水稻重金属净化试验,考察重金属元素、电动净化、土壤清残剂D1和叶面清残剂L3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的最大影响因素均为重金属锌,空壳数的最大影响因素为清残剂L3,千粒重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重金属铜,经济产量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重金属镉;适当浓度的镉、铜处理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铅、锌、铬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产生负面影响;电动净化与清残剂处理降低了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锌处理极显著降低水稻的有效穗数而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27.
致病疫霉线粒体DNA单倍型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infestansdeBary)是异宗配合的植物病原卵菌 ,有A1和A2两个交配型 ,其所引起的晚疫病是世界上最具灾害性的作物病害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除墨西哥中部被认为是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起源的中心外 ,其它地方的致病疫霉群体几乎是单一的 ,一直为“旧”的无性系US - 1基因型群体所统治。然而过去的 2 0多年里 ,由于致病疫霉“新”基因型群体的产生以及在全球的迁移和替代 ,“新”群体先后在许多国家被发现。具有更强寄生适合度的“新”群体逐渐取代“旧”的群体 ,使各地致病疫霉群体…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 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 、9.4%和 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薯的菌株。Ⅰa 、Ⅱa 和 Ⅰb 三种mtDNA 单倍型被检测到,马铃薯致病疫霉有Ⅰa 和 Ⅱa 两种单倍型,全部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 单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6%,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番茄致病疫霉则为Ⅰa 和Ⅰb 两种单倍型,“新”、“旧”群体共存。【结论】马铃薯和番茄致病疫霉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致病疫霉“新”、“旧”群体在云南已发生演替,马铃薯致病疫霉“新”群体已成功替代了“旧”群体;迁移和有限的有性生殖可能在云南致病疫霉群体的演替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通过农杆菌介导把Harpin_(Ea)基因导入马铃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研究。通过D3、D4培养基筛选法 ,把HarpinEa蛋白基因导入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转化株系。并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呈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结果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转化植株的抗病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0.
马铃薯RAPD分析方法优化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使用进口PCR仪,对马铃薯RAPD分析中的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以及PCR扩增反应循环次数进行报研究。结果表明适用于马铃薯RAPD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模板DNA15 ̄50mg,10-mer随机引物25 ̄50ng,dNTP200μM,扩增反应周期40 ̄4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2min。使用这一RAPD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