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长物志》为明朝文震亨(1585~1645)作品,成书于1621年(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内容与园艺、休闲相关:卷一为室庐、卷二为花木、卷三为水石、卷四为禽鱼、卷五为书画、卷六为几榻、卷七为器具、卷八为衣饰、卷九为舟车、卷十为位置、卷十一为蔬果、卷十二为香茗。本文仅就第十二卷中关于茶文化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十二卷卷首"香茗"中写道:"香、茗之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初阳薄暝,兴味萧骚,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搦帖,挥麈闲吟,篝灯夜  相似文献   
132.
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揭示断奶前马驹肠道菌群演替的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为此阶段马驹生长发育及肠道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89.75±8.81)kg、出生日期相同的3月龄伊犁马5匹,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试验的第0天(即试验开始的前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从每份样品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检测样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对5匹马驹的20份粪样进行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数157 665条,获得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s)1 117个。2)马驹粪便中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随着马驹月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但各时间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在门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其中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及疣微菌门的丰度较高;在科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BS11、RFP12、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德库菌属(Desemz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Ureibacillus、Palud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埃希式杆菌属(Escherichia)、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由此得出,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能够准确地对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类研究;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是3~6月龄伊犁马肠道内的优势菌门。  相似文献   
133.
为了初步揭示短枝型苹果的遗传机制,本文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正反交分离群体、‘宫崎短枝富士’ב坂田津轻’的分离群体植株6397株为试材,开展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短枝型苹果的后代中,枝条长度、枝条基部粗度、成枝力、总芽数、短枝率和尖削度表现为超亲变异趋势,萌芽率和节间长度为超低亲变异的趋势;短枝型苹果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存在显性上位效应;筛选到CHG02、CHO01和CH02C06与短枝型密切相关的SSR标记,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6,4.6和4.6cM。  相似文献   
134.
135.
精量播种机的粒距均一稳定是衡量播种机播种性能和播后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水稻种子播种时粒距的精准是研发水稻精量直播机械重点考虑的内容。目前,传统的播种机利用田间试验或土槽试验虽能检验播种机的作业效果,但限于试验作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探究地面-播种机(土地—机械)这一复杂的作用关系。为此,采用三维软件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建模,并利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模型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虚拟台架试验,探究地面激励对播种机精密播种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播种过程中种距的最大变化率来评估播种机的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136.
从施肥机械排肥器及施肥整机不同类型及结构特点介绍了我国当前所存在的肥料撒施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肥料撒施机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发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7.
赵国栋 《农业考古》2020,(2):95-101
西藏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其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茶产业正快速发展。目前,从“人-经济-社会”的三维角度看,西藏茶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但却十分必要。其必要性来自于更宏大的机制。本文核心脉络是从西藏茶及其文化的的生态性、文化性、产业性,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与功能性分析等多个角度展开对西藏文化产业“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解读,并引出关于对人类社会的“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机制的讨论。本文认为:西藏茶及其文化具备生态基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茶叶在西藏的出现是人与生态环境博弈的重要结果、茶叶在西藏的使用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藏的茶叶贸易受生态性的制约;西藏茶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茶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中,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西藏茶文化产业是对“生态+文化+旅游”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一项较好的检验;三个主要维度的讨论肯定了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在该理论模型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推进西藏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符合“美丽西藏”建设范畴,而且从“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看,它也是“美丽西藏”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活力;该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呼唤着关注人类社会终极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8.
赵国栋 《中国茶叶》2014,(11):48-49
1873年印度茶叶向外界销售达到2000万磅,而据当时的估计,1874年约增销至2100万磅,茶叶销售已经"年盛一年,成贸易之大宗,亦富国之一助。"可见19世纪70年代初,印度茶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叶产量见表1。1936年的《国际贸易导报》第11期刊登了一组印度国内茶叶的宣传及销售照片(图1~6)。这组照片展现了当时的印度国内茶叶销售的情况与氛围。从茶叶的运输、茶样整理、码头的海报宣传以及火车站的卖茶情况看,当时印度国内的茶叶零售情况相当乐观。  相似文献   
139.
分析室外变电站GIS汇控柜内凝露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通过在汇控柜内装设智能控温除湿机,实现自动调节湿度,有效防止了凝露现象。  相似文献   
140.
陇东地区设施蔬菜连作土壤性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庆阳市周边各县蔬菜大棚土壤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温室土壤盐分表聚和酸化现象明显,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不重视有机肥,常年连作,不合理灌溉等。建议采取限制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改进施肥技术,科学灌溉,合理轮作等措施,改良温室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