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L9712-2×L0202-2)建立F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26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23粒,共生产15 490粒。经鉴定试验筛选F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20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44.4%,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2.6%。品系F80在2016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的16份参试品种(系)中表现优异,薯块性状表现良好,薯形椭圆,薯皮黄色、薯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产25.4%;薯块淀粉含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加48.0%;薯块炸片评分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14.3%。  相似文献   
22.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及其转AtDREB1A基因株系T1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盛花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株系T1盛花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同期非转基因陇薯3号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陇薯3号。以上结果初步表明,AtDREB1A基因的过量表达明显提高了马铃薯对干旱的抗性。  相似文献   
23.
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F群体组培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L9712-2×L0202-2)建立F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26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23粒,共生产15 490粒。经鉴定试验筛选F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20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44.4%,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2.6%。品系F80在2016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的16份参试品种(系)中表现优异,薯块性状表现良好,薯形椭圆,薯皮黄色、薯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产25.4%;薯块淀粉含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加48.0%;薯块炸片评分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14.3%。  相似文献   
24.
<正>马铃薯种质资源"苗—薯—苗"离体循环保存技术,不用更换培养基即可连续保存14~24个月,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安全可靠、省时、省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育种进程和新品种推广。目前马铃薯资源主要采用田间繁殖保存和组培离体保存。田间繁殖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连年种植和冬贮,导致各种病害不断侵染和病毒积累,造成种质资源退化、混杂或遗失。  相似文献   
25.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1号试管薯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VX、PVS、PVY和PLRV 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 50、75 mg/L,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Cb 500、200 mg/L,农杆菌活化时间为4.5 h、侵染时间为7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时利于遗传转化。通过该体系将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6.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提出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种子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高寒阴湿区栽培陇薯6号脱毒原种的最佳氮磷肥用量及密度,为推广和应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构建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三因素与陇薯6号脱毒原种产量(Y)之间的回归模型:Y=38.139+2.519X1-3.662X12-1.719X22-1.719X32。对模型解析寻优的结果表明,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脱毒原种块茎产量大于33 t/hm2的最优栽培方案为:施N 168.22~204.87 kg/hm2、P2O5 104.98~165.02 kg/hm2,密度为47 497~57 503株/hm2。  相似文献   
28.
以改善作物抗旱性为目的,采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诱导型启动子rd29A,序列分析发现克隆的rd29A启动子与已发表的rd29A启动子序列(D13044)的同源性为99.47%。利用DNA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rd29A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rd29-GUS,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转基因烟草叶片中GUS酶活性的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rd29A启动子能驱动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因此,可以在后续的马铃薯抗旱转基因研究中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29.
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陇薯系列马铃薯块茎的主要营养品质状况,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主选育的14个品种(系)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和钾、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系)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品质性状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101.30%),干物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1.64%);矿质元素中硒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9.78%),钾含量变异系数最小(7.62%)。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钾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钾含量与干物质含量、钙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矿质元素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利用隶属函数法,将参试的14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营养品质从优到劣进行排序,依次为陇薯8号陇薯14号LY08104-12LZ111陇薯9号陇薯7号陇薯12号陇薯10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11号LK99陇薯13号陇薯5号。本研究不仅为合理应用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选育不同用途马铃薯新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以网室基质盆栽抗草胺膦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控制MS营养液中ABA浓度分别为 0、2.5、5.0、7.5、10.0、12.5、15.0 mg/L,研究不同ABA水平对马铃薯微型薯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A浓度为0~10.0 mg/L时,单株结薯数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BA浓度为10.0 mg/L时结薯数最多,比对照增加了25%。继续增加ABA浓度,单株结薯数减少,ABA浓度为15.0 mg/L时结薯数最少,比对照减少了23.57%。适宜浓度的ABA可以增加马铃薯微型薯的单株结薯数,ABA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结薯,抗草胺膦马铃薯微型薯MS营养液适宜的ABA浓度为1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