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筛选适合宁夏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方法]对9个冬小麦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品冬8号的产量最高,比对照5088增产24.78%,然后是品冬2号和6号,分别比对照5088增产18.26%、16.48%。宁冬6号和品冬2号略早熟,落黄熟相较好。品冬8号、6号和2号的灌浆速度快。品冬5号的湿面筋含量稍低。参试品种(系)的沉降值差异很大,品冬2号和4号的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均最高,沉降值分别为52.62、50.72m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62%、16.49%。品冬2号的硬度最高,为53.88。[结论]品冬8号、2号和6号可继续参加宁夏区域试验,进行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52.
通过常规回交转育技术,将带有GP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材料与宁夏育成的春小麦进行杂交、回交,其后代材料F1代在农艺性状和子粒饱满度上表现与亲本差异不大,回交BC2代在农艺性状上与亲本差异不大,但穗粒重和子粒饱满度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穗粒数、单穗粒重呈累加正向杂种优势,农艺亲本/GPP//农艺亲本BC2代平均穗粒数41.8~45.3粒、单穗粒重1.51~2.34g.通过PCR技术对亲本及其后代材料进行遗传背景的标记分析,GPP/宁春32号//宁春32号、GPP/宁春39号//宁春39号与亲本多态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3.
不同灌水条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区水资源的匮乏。本试验试图在相同土质、肥力水平的情况下采取灌一、二、三水的方法,模拟土壤不同的含水量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找出科学、合理的生产灌溉模式和筛选节水型的春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土壤水分减少时春小麦的生育进程加快,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提前,分蘖减少。在3种灌水处理下,灌二水的效果最好;宁春32号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节水型的品种。  相似文献   
54.
1 育种技术路线 在多年的育种实践中,我们将高产育种与品质选育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并建立起实用有效的“一看二测三检定”的品质育种技术路线。一看:低、中代以饱满度、容重确定后代材料的籽粒外观商品性;二测:高代及出圃株系利用谷物分析仪重点测定硬度和干面筋含量;三检定:是指将“二测”中的产量、抗性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穗)系,测试分析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一看二测三检定”的品质育种技术路线的建立,为宁J210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并取得了很好的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55.
宁夏小麦育种及育种方向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宁夏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提高小麦单产势在必行;宁春4号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以来,迄今也有近30a的历史,但仍没有更好的品种出现来实现宁夏春小麦的第5次更新;而引进的以蓝粒作为标记性状分离、保持不育系的新型蓝粒二系法杂交小麦系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杂交小麦系统。  相似文献   
56.
土壤盐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栽培在4块含盐量不同的土壤中的4个春小麦品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性状与土壤盐分含量及各盐离子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壤全盐含量的提高,各品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千粒重和产量有所下降,各品种的产量在土壤全盐含量小于0.3%时下降不明显,只有当各时期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0.36%时才会显著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产量的负相关不显著,说明低浓度的土壤盐分对春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要大于对产量的影响,籽粒蛋白质与产量的矛盾不是绝对的,大多数土壤盐离子含量与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对籽粒蛋白质影响最大的离子是:Na^ 、K^ 和SO4^2-,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离子是Mg^2+和Cl^-;SO4^2-,Ca^2 ,K^ 和Na^ 对千粒重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通过品种、有机肥、无机肥、密度L9对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到对产量影响因素依次为,品种>施N>有机肥>密度;宁春4号、5909在一定的肥密条件下产量均能达到8250kg/hm2以上;施N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增加不明显;增施N肥对各品种的生长量和叶面积增加均有一定正效应。初步总结出不同基因型品种相应的高产优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8.
灌水模式对春小麦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的适宜灌水模式,比较分析了6个不同灌水处理(W1:二棱水+开花水;W2:二棱水;W3:拔节水;W4:二棱水+孕穗水;W5: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W6: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下春小麦光合性能、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水分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灌二棱水、孕穗水或开花水的W1、W4、W5、W6处理明显增加春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灌二棱水和生育后期少灌水的W1、W2、W4处理明显增加花后旗叶胞间CO2浓度。灌水次数减少会显著增加旗叶SPAD值,并降低叶面积系数,其中以缺少二棱水的W3处理最为明显。灌有二棱水和孕穗水的W4处理明显降低抽穗至开花旗叶SPAD值,增加开花至灌浆旗叶SPAD值和抽穗至开花叶面积系数,灌开花水明显增加开花至灌浆旗叶面积。灌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明显促进了干物质积累,灌水次数增加明显增加了叶干物质积累量,并降低茎鞘干物质比例;缺少二棱水的W3处理最不利于叶、穗干物质积累,但提高了开花至成熟叶干物质比例;灌浆水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二棱期至开花期缺少灌水的W1、W3、W2处理促进了开花前贮藏同化物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缺少二棱水明显降低穗粒数、收获指数,但增加千粒重;增加灌水次数降低了灌水利用效率,且以灌二棱水影响最为明显。综上所述,缺少二棱水对春小麦产量影响最明显,孕穗水、开花水影响次之,灌浆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宁春4号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以来,迄今也有近30年的历史,但目前仍没有更好的品种出现以实现宁夏春小麦的第5次更新;笔者引进的以蓝粒作为标记性状分离、保持不育系的新型蓝粒两系法杂交小麦系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杂交小麦系统,有望成为新的育种手段、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0.
宁夏农科院农作物所利用PH17/斯汤佩里//84B170"r"进行组配,经系谱法选育培育的春性小麦品种。2002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