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筛选转TaEBP抗旱基因小麦,丰富育种遗传资源和培育抗旱节水、高产春小麦新品种、新材料.[方法]从70份转TaEBP基因新春9号小麦株系中,在有限灌溉条件下筛选出5份抗旱丰产、遗传稳定的材料,对这5份材料进行多点试验,比较材料间叶面积系数、分蘖消长、叶绿素含量、叶温、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11NG品6总茎数最高为1 453.5×104粒/hm2;灌浆盛期叶面积系数11NG品4和11NG品6为4.5,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11NG品6,为56.3 ~56.1,其次是11NG品4和11NG品8.灌浆末期叶温最高的是11NG品10,为28.9℃,最低的是11NG品6为27.5℃.11NG品6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先达到峰值,且峰值最高,其千粒重最高,为40.4g.产量表现11NG品6和11NG品4最高.[结论]转TaEBP抗旱基因的11NG品6和11NG品4株系在有限灌溉条件下表现抗旱节水性能强、丰产稳产性、适应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32.
灌水对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47号、宁春39号、H2038和H2127)为材料,研究了二棱水(W1)、二棱水十拔节水(W2)和二棱水十拔节水十开花水(W3)3种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水较少条件(W1、W2)下,宁春50号、宁春4号、H2038籽粒产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在花后的转运,而H2127、宁春47号、宁春39号则主要来源于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灌水(W2、W3处理)有利于各春小麦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促进花后光合产物累积.增加灌水可明显增加H2038、宁春4号叶绿素含量,而后期适度灌水(W3处理)能增加宁春50号、宁春39号叶绿素含量;6个品种中,宁春47号、H2127受灌水影响较大.在生育中后期缺水条件(W1处理)下,宁春50号、宁春47号、H2127能保持较高叶面积系数;H2038、宁春4号叶面积系数随着生育后期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为W1>W3>W2;同一灌水条件下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抗旱指数均显著高于宁春47号和H2127,收获指数亦较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是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及节水品种,二棱水十拔节水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33.
宁春50号(原代号H 5366)是采用西北春麦区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母本,法国硬粒小麦卡姆(ChamI)为父本人工杂交,在杂交后代F1中又选株与农艺亲本宁春4号回交,之后又连续回交2次,回交后代又经花药培养,再以系谱法选择,经过北育南繁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宁麦审2010001号).宁春50号在植物学特征特性和部分农艺性状继承和遗传了农艺亲本宁春4号的遗传性状,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品质和抗病性有了较大改良和提高,是回交改良设计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34.
优质专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3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专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 32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利用引自黑龙江农科院的硬质红粒小麦“建三江”- 6 918作母本、自育矮秆大穗高代品系 16 5 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 2 0 0 0 - 2 0 0 1年区域试验中宁春 32的平均折合产量为 7198.4 kg/ hm2 ,较对照品种宁春 4号减产 1.77% ,其中增产点次的增产幅度在2 .4 9%~ 13.2 1%。在 2 0 0 1- 2 0 0 2年的生产试验、示范中宁春 32平均折合产量为 7342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 6 .2 5 %。 2 0 0 0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化验结果表明 ,宁春 32粗蛋白含量 14 .2 7% ,湿面筋含量 31.5 0 %。 2 0 0 2年 4月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分析中心 (哈尔滨 )测定 ,其主要品质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标准二等品要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及甘肃、内蒙古河套灌区、新疆西北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35.
宁夏春小麦蛋白质含量低,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要求。通过对宁夏小麦主栽品种的观察分析,提出,应加大我区优质专用小麦的推广力度,加快小麦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6.
根据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结果,筛选出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永920、永2577、石1680、90j210、21351,丰产性好、适应性强,丰富了宁存引黄灌区的春小麦资源。  相似文献   
37.
肥密处理对春小麦不同基因型产量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穗型品种在不同肥密处理下,较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有高的经济产量、较高的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光能转换效率.灌浆中期(21/6)不同基因型与肥密处理组合中Fv/Fm的最高值比较,依次为AM1F1>BM2F2>CM1F2,同一天不同时段处理间的Fv/Fm值无显著性差异;灌浆后期(3/7)不同处理间的Fv/Fm值差异达0.01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基因型与肥料、密度的不同组合处理下,对光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8.
对 2 0 0 0 - 2 0 0 1年国家区域试验 (西北春麦组 )宁夏参试品种 (系 )和宁夏灌区春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 (系 )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 J2 10关联度最大 ( 0 .775 2 ) ,其它品种 (系 )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2 135 1、宁春 33、永 790、宁春 32、96 H198。在品质方面宁春 32的形成时间为 6 .1min、稳定时间为11.8m in、烘烤品质综合评分为 86 .5分 ,其它品种 (系 )在某些性状上优于参考品种宁春 4号。由此可得出宁夏灌区春小麦育种近年来在主要农艺性状上较对照宁春 4号接近 ,但在品质选育上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39.
利用具有优质亚基构成的材料进行正反交,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对经田间鉴定选收的优异F1世代的32个组合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HMW-GS由复等位基因控制,F1代HMW-GS具有共显性。Glu-1位点的复等位基因在F1代籽粒中两两共显时,有正反交区别存在。亚基在F1代的基因表达存在剂量效应。F1籽粒的亚基图谱中,除具双亲共显外,还多了某些非父非母带型,即遗传畸变,也出现了不完全表达。提出了利用优质亚基及其组合在宁夏春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上的看法。  相似文献   
40.
通过分析小麦的近缘属抗病基因的存在和分布,介绍了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电离辐射、DNA导入等技术将小麦近缘属(种)可以利用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中的研究进展和前景,认为这种方法电今后小麦抗病育种、丰富小麦抗性遗传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