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21.
为优化秸秆炭的生产工艺及修复治理镉污染黄壤提供依据,选择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筛选优化秸秆炭的产炭温度与时间;并研究不同秸秆炭施用量(土壤重量的1%、2. 5%和5%)对镉污染黄壤中镉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热解条件下,秸秆炭的产率为8. 7%~30. 5%,以400℃热解炭化2 h的产炭率最优,为30. 5%,较相同温度下热解炭化3 h和1 h的产炭率分别提高5. 8%和9. 3%; 1%、2. 5%和5%的3个施用量处理的水稻秸秆炭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较对照(不施用秸秆炭)分别降低34. 00%、54. 67%和41. 00%,玉米秸秆炭各处理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4. 00%、42. 33%和52. 67%,土壤螯合态镉和残渣态镉的含量有所增加;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施用2种秸秆炭均能够降低黄壤中镉的有效性,以2. 5%的水稻秸秆炭和5%的玉米秸秆炭施用水平对其钝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罗洋  刘方  任军  朱健 《草业学报》2020,29(11):118-128
以杂交狼尾草、甜象草、皇竹草和苏丹草为材料,探讨硅藻土、木炭和木炭+硅藻土等3种改良剂施用后电解锰渣基质上4种能源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4种能源草在电解锰渣基质上的发芽率大小顺序为甜象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皇竹草。3种改良剂均能明显提高皇竹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硅藻土与木炭的混合施用组使苏丹草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也有明显提升(P<0.05)。改良剂的添加还促进了能源草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杂交狼尾草、甜象草、皇竹草和苏丹草的地上部单株鲜重最大增幅分别达36.54%、7.69%、35.71%和23.88%。同时,施用改良剂还提高了能源草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综合各项发芽指标、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在电解锰渣上最适宜种植的是甜象草,以2.5%的木炭和2.5%的硅藻土混合施用改良效果最优;其次是杂交狼尾草,以5%硅藻土的单独施用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水分特征及物理性质的影响,设置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和秸秆不还田翻耕(FD)3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水分特征曲线、容重、硬度、土壤三相比及结构稳定性等参数。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还田可显著提高春季耕层(0~30 cm)土壤含水量,较秸秆不还田翻耕处理增幅为11.17%~150.84%;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在水吸力中吸力段土壤含水量变化曲线平滑,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具有较高的土壤持水性。(2)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与秸秆不还田翻耕处理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处理0~10 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4.85%~11.03%,土壤凋萎系数提高10.85%~18.00%;秸秆翻埋还田处理0~10 cm土层土壤重力水增加9.65%~80.73%。秸秆翻埋还田提升了土壤供水能力,土壤比水容量较秸秆不还田翻耕处理增加4.8%~10.0%。(3)与秸秆不还田翻耕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收获后土壤紧实度,降低幅度为0.18~0.31 MPa;秸秆覆盖还田增加表层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促进三相结构趋于合理,显著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4)皮尔森相关分析表明,三相比R值与结构距离(r=0.73*)、土壤容重(r=0.70*)相关性显著,在一定范围内三相比R值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并促进土壤结构稳定。综上可知,东北黑土农田实施秸秆还田是提高春季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持水性、提升土壤供水能力、调节土壤紧实性、调控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测定了宽窄行种植和均匀垄种植玉米根系伤流量、气生根数、气生根干重、气生根层数、地下根干重、产量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玉米根系伤流液量、玉米气生根数、气生根干重和气生根层数与均匀垄种植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地下根干重二者差异不显著。宽窄行种植较均匀垄种植增产12.8%,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容重2种种植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化肥用量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M15+F3(有机肥鸡粪15 m3/hm2+N 200 kg/hm2、P2O5 100 kg/hm2)处理茎秆强度较对照高40.8%,达到显著水平;叶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干物重积累较快;M15+F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较对照提高11.19%。各处理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生育进程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26.
木炭施用对镉污染土壤小白菜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镉污染土壤和小白菜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木炭在用量分别为5、10、25、50 g·kg~(-1)水平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小白菜生长及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炭的施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当施用量≥25 g·kg~(-1)时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添加木炭的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等指标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木炭用量为25 g·kg~(-1)时达最大,达显著水平(P0.05)。木炭的施用还促进了小白菜生长,使其地上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根部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同时,木炭的添加降低了土壤镉有效性,减少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与对照相比,在木炭用量为5~50 g·kg~(-1)范围内,土壤Ca Cl2提取态镉含量、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和小白菜根部镉含量的降幅分别为5.05%~20.57%、6.08%~35.98%和5.13%~31.50%,小白菜各部位对镉的富集随处理水平呈递减趋势。研究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木炭可以抑制蔬菜对镉的吸收,并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27.
宽窄行与常规耕作方式下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2008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香山村玉米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田,宽窄行和常规耕作方式下分别进行了密度试验。通过分析宽窄行条件下密度与产量关系以及两种耕法之间的对比研究。明确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宽窄行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8.
敖成红  刘方  罗洋 《草业科学》2013,30(8):1212-1216
以黔西北土法炼锌废渣基质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该基质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结果表明,各草种出苗时间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3 d)<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4 d)<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5 d)<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7 d)<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15 d);多年生黑麦草的出苗率最高(83.3%),其次是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60%),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和狗牙根的出苗率最低(30%左右);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和分蘖数均优于红三叶、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和狗牙根,适合在土法炼锌废渣基质上生长。  相似文献   
29.
自然倒伏对玉米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自然风灾"布拉万"台风袭击后,玉米倒伏对根系和产量以及倒伏后绑扶的效果,测定了根系干重、产量以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郑单958和先玉335两个品种倒伏与未倒伏之间根系干重无明显差异;从根系干重平均值来看,郑单958根系干重较先玉335高100%,并且二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个品种在3个试验地不同倒伏程度减产幅度为0.5%~21.3%,平均减产为10.0%。玉米倒伏后不绑扶较倒伏后帮扶产量低5.3%,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介绍2BQ型系列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在播种玉米农业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包括调试、使用和保养等方面内容,以为延长播种机的使用寿命及提高播种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