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油菜是绍兴县冬季的主要作物,是种粮大户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探索稻草用于油菜田覆盖的可行性,避免秋收后农民为冬种方便将稻草付之一炬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衢县高家镇高家村位于浙西金衢盆地,全村40%农户种桑养蚕,近十年期间向国家投售商品达748.8t,蚕桑成了“摇钱树”。依靠蚕桑致富而兴建新楼房453间,至今全村97%养蚕户乔迁新居。1991年养蚕户,户均茧款收入达2164.33元,呈现一派猪肥、桑绿、房新、人安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做法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绍兴县在全县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以方带面推进水稻病虫灾害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示范带动,在2007年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大发生灾情非常严峻的态势下,取得了严重灾情不成灾、节本增产效果好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绍粳18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性强等特点,单产水平创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新纪录。在栽培技术上要求"适当稀植,重搁控蘖,力争长穂"。  相似文献   
15.
嘉优5号杂交晚粳作单季直播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嘉优5号作单季直播栽培主茎叶龄为16~17叶,叶龄增长呈出苗后快速长叶、分蘖盛期中速长叶、拔节孕穗期缓慢长叶3个阶段。播种后8~10 d除草,10~12 d复水后第1次追肥,自然落干后(播后15~16 d)露田轻搁。嘉优5号相对于常规晚粳,穗大粒多产量高;相对于甬优12等籼粳杂交稻,又具生育期短、成熟早、病虫害较轻等优势,要冬种的粳稻地区农户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绍兴市柯桥区自2009年开始实施标农提升,2012年开始履行耕地质量管理职责,2013年起更作为全省试点县,省、市行使的耕地质量管理权力下放到我区。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主要做法和经验,较好地履行了职责。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秀优5号作单季免耕直播栽培,每667m^2播种量在0.5—1.5kg间,随播种量增加单产递增,生产成本相仿,纯收益递增;但每667m^2播种量超过1.0kg,单产增幅趋小。  相似文献   
18.
祝剑波  汪巧琴 《蚕桑通报》1992,23(3):29-29,34
随着桑园产出的增加,微肥的作用日益明显,1987年我县暴发桑萎缩型萎缩病,在致病原因分析中,对滩地桑园(占总桑园的85.7%)土壤测定结果表明:有效硼含量0.073ppm(0.05~0.11间),低于临界值(0.54ppm);有效锌含量1.33ppm(0.63~2.64间),数十倍地低于我国一般农业土壤的  相似文献   
19.
枝条是生长桑叶的基础.目前普遍认为夏伐后留条以每亩8000根为当,然而从我县高产蚕农经验剖析中发现,超标留条能获得更高的桑叶产量.为验证之,笔者于1991年7月至1992年5月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点为我县高家镇高家村林国强户7年生滩地桑园,亩栽1044株,低干拳式养成.1990年亩产茧108kg.试验设A(亩留条  相似文献   
20.
组合高效低毒农药,采取"一喷多防"方法,在单季晚稻分蘖始盛期至拔节期、孕穗后期、灌浆期开展3次混配兼治。结果表明:对二化螟保苗效果为91.8%,对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校正防效为84.8%~96.3%,对主害代褐飞虱校正防效为94.9%,对纹枯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86.0%、91.2%。组合用药区比农户自主防治区减少防治2次、节省防治成本36.7%,增产率3.03%,节本、增产效益1733.55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