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4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 研究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棉田磷素状况和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不同磷肥P2O5用量处理(0、50、100和15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和有机酸添加(OA)处理,测定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磷、植株生物量和吸磷量、籽棉产量、计算棉田磷肥利用率及磷平衡。【结果】 (1)随磷肥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表现出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趋势;在对照处理,土壤速效磷(花铃期和吐絮期)在MAP100处理达到最大值,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土壤速效磷在MAP50处理最高。(2)植株累积吸磷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趋势;在对照处理,植株累积吸磷量在MAP100处理达到最高,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时,在MAP50处理即达到最高;有机酸添加也提高了磷素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3)在对照处理,籽棉产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趋势,在MAP150处理产量最高(5 220 kg/hm2);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籽棉产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MAP100处理最高(5 194 kg/hm2)。(4)在不添加有机酸时,磷肥利用率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MAP100处理磷肥利用率最高(32.97%);而在添加有机酸时,磷肥利用率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趋势,在MAP50处理最高(32.92%)。【结论】 有机酸添加可在较低化学磷肥P2O5用量时(推荐用量:45 kg 有机酸+ 100 kg/hm2),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植株吸磷量,促进磷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提高籽棉产量和棉田磷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2.
不同基因型棉花磷效率的差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棉花4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低磷条件或是高磷条件磷高效基因型棉花的生物量明显高于磷低效基因型,磷高效基因型含磷量显著低于磷低效基因型,说明高效基因型棉花能以较低的磷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各基因型棉花均表现出高磷条件下磷吸收效率大于低磷,而低磷条件下磷利用效率大于高磷;磷高效型品种的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均高于磷低效型。其中磷吸收效率表现突出的是磷高效品种新陆早19号,4个时期中,低磷和高磷条件的平均值分别是14.62、137.48 mg/株;磷利用效率能力较强的是磷高效品种中棉42号,低磷和高磷条件下4个时期的平均值分别是590.71、182.27 g/g。  相似文献   
53.
玛纳斯河流域耕地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准确地评价耕地质量是制定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对玛纳斯河流域典型农田的土壤进行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化验,结合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数据,筛选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土壤pH 值、总盐含量、地下水埋深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耕地利用潜力评估模型。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处在缺氮、少磷、丰钾状态,以中潜力和中高潜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2.68%;高潜力和低潜力区面积较小,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32%。该模型和评价方法可为流域土地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不同因子对玛纳斯河流域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玛纳斯河流域内玛纳斯灌区和莫索湾灌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和GPS定位技术布设土壤盐分采样点,研究分析土壤质地、作物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0~20cm层、20~40cm层)的盐分含量大小为:粘壤土〉粉壤土〉砂壤土;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农田土壤盐分状况表现为:棉花地〉葡萄地〉玉米地;不同地形部位农田土壤盐分含量表现为:冲积洪积扇下部〉冲积洪积扇中部〉沙漠边缘〉冲积洪积扇上部,各地形部位农田土壤盐渍化程度均表现为轻度盐渍化;不同海拔农田土壤盐分状况表现为:400500m〉500~700m〉400m以下,土壤盐分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5.
典型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及土壤含盐量反演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干旱半干旱区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北疆典型盐渍化地区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为研究区,对土壤样品总盐含量及其光谱反射率进行测量。通过对土壤光谱曲线进行去包络线和一阶微分处理,分析了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与土壤盐渍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反映盐渍化程度较为敏感的波段347~377nm和1800~1911nm,并建立了高光谱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土壤盐渍化程度评价。研究结果对在干旱半干旱区高光谱数据反演土壤含盐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平衡施肥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平衡施肥参数.[方法]进行两年多点的田间肥料缺素试验.[结果]施用化肥能使甜瓜产量提高21.55;~ 47.05;,氮肥、磷肥、钾肥全施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为71 59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加47.05;,化肥对甜瓜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养分吸收系数分别为:N 207.0 g/100 kg、P2O5 43.1 g/100 kg、K2O 536.6 g/100 kg(N∶P2O5∶K2O为1∶0.21∶2.59).研究区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碱解氮1.87 kg2/( mg·hm2)、速效磷1.02 kg2/(mg·hm2)、速效钾1.30 kg2/(mg·hm2).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氮肥26.2;、磷肥3.7;、钾肥47.8;.[结论]当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目标产量为75000 kg/hm2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310.04 kg/hm2、P2O5 135.44 kg/hm2、K2O 154.35 kg/hm2.  相似文献   
57.
基于GIS的和硕县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土壤改良分区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12个影响因子,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运用GIS手段实现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空间制图.[结果]和硕县耕地总面积为30 073.32 hm2,根据地力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一至四级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7;、34.91;、38.18;和16.43;.[结论]从耕地自然条件出发,得到了和硕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利用区、耕地土壤微肥改良利用区、耕地环境条件改良利用区和耕地土壤不良质地构型的空间分布.和硕县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改良分区的空间表达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8.
两种磷肥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磷肥不同用量对棉花全生育期磷素有效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显著的增加棉田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以及磷素活化系数,同时也能增加棉花对磷素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两种磷肥比较显示,过磷酸钙对棉田土壤全磷含量、磷素活化系数、干物质积累和吸磷量的贡献与磷酸二铵相差不大,只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贡献显著优于磷酸二铵,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棉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分别是施用磷酸二铵肥料的7.95,4.35,2.81和2.95倍。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干旱区绿洲农业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选取玛纳斯流域内5个开垦年限(荒地、2 a、4 a、6 a、8 a)的土地,结合地统计学、3S技术,利用空间置换时间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和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各层土壤的总盐、有效钾含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总盐含量由开垦前11.9~25.2 g·kg~(-1)下降至开垦8 a后的1.7~3.0 g·kg~(-1),尤其是表层土壤总盐的含量在开垦种植6~8 a后基本维持在非盐化-轻盐化水平;而土壤有效钾含量在各个层次均呈现出不断的消耗趋势,由开垦前225~499 mg·kg~(-1)下降至开垦8 a后的138~225 mg·kg~(-1);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基本上在开垦4 a左右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较低值,然后随着开垦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如有效磷含量由开垦前3.7~8.1 mg·kg~(-1)下降至开垦4 a后的1.9~5.7 mg·kg~(-1),随后上升至开垦8 a后的3.37~13.5 mg·kg~(-1)。研究表明,研究区农业用地开垦时间的长短对土壤养分、盐分含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0.
不同基因型棉花磷效率特征及其根系形态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水培条件下,以棉花磷高效品种新海18号和低效品种新陆早1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供磷条件下其生物量、磷素积累量、根系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磷与适磷时,高效基因型新海18号的磷利用效率分别为1129.2 g·g-1和262.7 g·g-1,而低效基因型新陆早13号为1090.9 g·g-1和123.0 g·g-1;新海18号地上部分磷积累量占全株磷积累量的比例分别为57.5%和48.3%,新陆早13号分别是49.9%和53.8%。低磷时,新海18号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分别增加36.0%、145.7%和96.9%,新陆早13号总根长和根总表面积则显著下降,新海18号根系各参数均高于新陆早13号。表明高效品种具有较强的磷素利用效率和较好的根系形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