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为了探明氮、钾肥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及茎秆糖分含量的影响,以甜高粱辽甜1号为试材,在施用不同数量的种(底)肥和追肥条件下,对甜高粱株高、叶面积、糖锤度、生物鲜质量及估算总糖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底施氮磷钾复合肥600 kg/hm2的处理甜高粱株高、生物鲜质量、估算总糖量均最低。底施3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300 kg/hm2尿素的处理株高及生物鲜质量最高。灌浆期,底施3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450 kg/hm2尿素的处理叶面积指数最高。底施3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追施150 kg/hm2尿素+追施150 kg/hm2硫酸钾的施肥方式可以得到最高的估算总糖量。  相似文献   
62.
二斑叶螨内参基因的筛选及解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敏感(SS)和抗甲氰菊酯品系(Fe-R)中合适的内参基因,并通过基因相对表达定量PCR研究二斑叶螨抗性品系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二斑叶螨5.8S rRNA、α-tubulin、β-actin、ELF、GAPDH、RPL13a、SDHA和TBP共8个候选内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并分析二斑叶螨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CCEs)、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及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e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等主要解毒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进行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估,通过比较Ct值的方法进行基因相对表达量计算。【结果】8个内参基因中稳定性最高的为α-tubulin;以α-tubulin为内参基因,二斑叶螨Fe-R品系GSTs 基因TuGSTo1、TuGSTd1及P450s 基因CYP3D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S品系,而CCEs 基因TuCCE1的表达量有所降低。【结论】在二斑叶螨SS和Fe-R品系中α-tubulin为理想的内参基因,RT-qPCR研究表明TuGSTo1、TuGSTd1和CYP3D2相对表达量的升高可能是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产生高抗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63.
朱砂叶螨阿维菌素抗性品系选育及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研究朱砂叶螨抗性适合度,在抗性选育基础上实验室组建了朱砂叶螨相对敏感品系、抗阿维菌素品系在豇豆和棉花上的生命表(26℃),比较了相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在两种寄主上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连续汰选42代,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乳油制剂)产生约8.7倍抗性;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在棉花上若螨期缩短0.55天、世代历期延长0.88天,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在豇豆上卵期缩短1.71天,若螨期延长0.41天,世代历期缩短2.06天,平均产卵量减少84.29粒/雌.抗性品系在棉花和豇豆上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9和0.58,表明该螨产生抗药性后,存在适合度缺陷.  相似文献   
64.
农药残留是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生产者、供求关系和政府监管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农药残留产生的社会原因,并结合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保障我国农业发展、改善环境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献力献策。  相似文献   
65.
四纹豆象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ricius)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危害豇豆、豌豆、绿豆、鹰嘴豆、大豆、扁豆、赤豆、胡豆等豆类。本文对四纹豆象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四纹豆象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6.
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揭示该螨在高温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规律。【方法】柑橘全爪螨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在人工气候室饲养10代后用于试验,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 h﹕10 h(L﹕D),寄主植物为盆栽柑橘苗。挑取雌成螨于离体柑橘叶片上,让其产卵12 h,然后移除雌成螨,收集的卵继续饲养至后若螨时,采用叶蝶法单头饲养到成螨。将雌成螨单头分别置于32、35、38及41℃恒温培养箱中热激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回上述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每个叶碟上再放1头雄成螨,每个处理至少设30个重复,以25℃为对照。每24 h观察、计数产卵情况,直至雌成螨死亡,测定高温及作用时间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及生殖的影响。利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multiple range test(DMRT,P<0.05)。【结果】高温35及41℃分别胁迫柑橘全爪螨雌成螨1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10.1及8.2 d(P<0.001)。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影响加剧。38℃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9.6 d(P<0.01);41℃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5.0 d(P<0.001)。高温胁迫对雌成螨的生殖力也有明显影响,32、35、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1 h,每雌产卵量显著下降为38.4、37.5、43.5和40.2粒(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产卵量继续下降,38℃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为23.1粒(P<0.001),41℃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显著下降至7.8粒(P<0.001)。雌成螨分别在32、35、38及41℃下胁迫1 h,特定年龄存活率(lx)曲线均出现“平台期”,但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lx曲线“平台期”消失;且随着温度升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lx曲线坡度变陡。特定年龄生殖力(mx)曲线显示,高温胁迫促使产卵高峰期提前,mx下降;高温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mx下降尤为明显。【结论】高温胁迫下,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缩短、lx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及mx下降,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短时高温对雌成螨的存活和生殖有不利影响。夏季高温条件对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甜菜夜蛾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气候室(26±1)℃恒温条件下,以专用人工饲料饲喂甜菜夜蛾,研究了甜菜夜蛾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蛹的性比为11.0430,羽化之后的成虫性比为11.0154;甜菜夜蛾羽化集中在化蛹后4~8 d,且化蛹具有显著的昼夜分布特点.夜间羽化数占总数的80%左右,其中000~800之间羽化数达一半以上;成虫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40~100min的发生概率占70.44%,85%以上的交配集中发生在夜间200~700;成虫主要在夜间产卵,其中在000~500时辰占65%以上.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甜菜夜蛾羽化、交配和产卵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均表现出夜间特点,尤其是交配、产卵以000~600活动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68.
甜菜夜蛾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张彬  刘怀  王进军  周旭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27-43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9.
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显著变化是二斑叶螨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揭示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抗性产生的解毒酶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方法分析二斑叶螨实验室敏感(SS)和田间种群(LZ-R、GN-R、WW-R、TS-R和LX-R)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e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450s) 及羧酸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 CCEs)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不同解毒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同。WW-R和TS-R种群中TuGSTd05以及LX-R种群中TuGSTd01和 TuGSTd06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为SS种群的1.42~2.34倍,而GN-R种群中TuGSTd04,LZ-R种群中TuGSTd05 和GSTd09表达量显著下调,为SS种群的0.41~0.70倍;P450s基因CYP406A1 和CYP4CL1表达量在LZ-R、GN-R以及WW-R种群中均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1.80~4.88倍,此外,CYP387A1在LZ-R种群中显著上调2.19倍,而在LX-R种群中显著下调0.42倍;CCEs基因TuCCE-35表达量在WW-R和TS-R种群中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2.82和3.09倍,而TuCCE-36基因在所有种群中的表达量均不显著。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中解毒酶基因GSTs、P450s 和CCEs的显著上调或下调可能与甲氰菊酯的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0.
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对重庆地区松褐天牛的食性、产卵寄主、产卵选择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喜欢在马尾松、雪松、湿地松上栖息、取食和产卵,对罗汉松、园柏和柳杉取食相对较少,对怪柳和水杉几乎不取食;室内观察显示,成虫产卵前期为(5.74 0.27)d,产卵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约1.5个月),而产卵始期和末期时间较短,雄虫寿命(65.11 13.37)d,雌虫寿命(75.78 15.41)d;成虫一生的产卵量(155.89 67.22)粒。对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危害和松材线虫病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蔓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