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干旱区人工绿洲的土壤盐渍化产生和演化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参与、多层次驱动、多过程耦合的复杂过程。为揭示干旱扬水灌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以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选取1994、2001、2008、2015年的直接参与驱动区域土壤水盐分异过程的地表盐分、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地表灌水量、地下水埋深等5个指标因子。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借助ArcGIS软件中监督分类以及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栅格图件,将各栅格图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按照指标权重进行空间嵌套并叠加,定量化地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次生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总体看,研究区内轻度盐碱地面积最大,中度盐碱地次之,重度盐碱地面积最小;从解译的进程发展态势可知,研究区盐碱地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并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由可拓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因子权重排序为地下水埋深(0.3190)地下水矿化度(0.2710)土壤含盐量地表盐分地表灌水量,可见,区域内的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是影响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进程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水盐时空分布态势与总体地势相关,呈现出西低东高的总体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以弧线状递增的发展趋势,灌区内东北部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位抬升明显,土壤盐渍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氮肥利用间的关系,从而为滴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纯氮0、225、250、275、300 kg/hm~2)下小麦根系形态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指标中,根长密度、根系体积和根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新春31号以N3(275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为48.3 g/m~3,根长密度为3.539 cm/cm~3;新春6号以N2(250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为49.3 g/m~3,根长密度为4.066 cm/cm~3,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较新春31号N3(275 kg/hm~2)处理分别提高了2.07%、14.89%、16.69%。根系形态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根体积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加小麦根系对低氮的适应性、提高根系生理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是新疆滴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调控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3.
景电灌区盐碱耕地土壤剖面盐分时空演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干旱引黄灌区长期综合改良条件下盐碱耕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时空演替特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以下称“景电灌区”)为例,采集灌区不同耕种年限(5、10、15 a)盐碱耕地0~80 cm土层土壤样品,同时选取试验地附近未耕作盐碱荒地作为对照。对土壤水溶性总盐(TS)、pH值和各盐分离子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耕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剖面盐分的时空演替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盐碱耕地土壤脱盐效果明显,土壤TS由未耕种时的4.081 g·kg-1下降到耕种15 a后的0.411 g·kg-1;而土壤pH值则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由未耕种时的8.30上升至耕种15 a后的9.05,说明土壤在脱盐过程中出现了碱化趋势;其余盐分指标除HCO-3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呈现缓慢增加趋势,钠吸附比(SAR)、Cl-/SO2-4以及其余各盐分离子均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可见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土壤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长期的土壤脱盐改造同时也诱发了土壤碱化倾向。  相似文献   
44.
在新疆气候条件下,为明确滴灌春小麦不同茎鞘节位果聚糖和NSC向籽粒转运提高产量的氮素响应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强筋小麦‘新春37号’(XC37)、中筋小麦‘新春6号’(XC6)为主区,分别以施氮量300、255、210、0 kg·hm-2为副区,研究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茎鞘不同节位(穗下节间、倒二节间、其余节间) 果聚糖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的积累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品种春小麦茎鞘蔗糖果糖基转移酶(SST)活性、果聚糖含量、NSC含量及茎鞘干物质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则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各指标均以施氮量255 kg·hm-2处理表现最优;各节位相比,其余节果聚糖代谢酶活性、果聚糖含量、NSC含量以及茎鞘干物质量最大,其果聚糖、NSC以及茎鞘干物质对产量贡献率分别比倒二节高11.18%~35.77%、14.77%~45.65%和25.81%~33.83%;两品种比较,XC37茎鞘中贮藏物质积累运转效率高于XC6,其果聚糖、NSC以及茎鞘干物质对产量贡献率分别比XC6高32.53%~116.74%、26.06%~35.26%和6.32%~21.73%;施氮量与品种互作效应对果聚糖、NSC花前转运率和贡献率及其穗下节干物质对产量贡献率均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果聚糖和NSC代谢及产量在施氮量为255 kg·hm-2时表现最佳,该施氮量是新疆滴灌春小麦适宜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45.
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分析张家口市近年来农村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由于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所表现出的困难和问题: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推广理念和方法不相适应,资金投入不足,体制不顺,职责不明,人员素质低,设备落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等;从明确思路、搞好规划、选准突破口、夯实基础、保证服务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张家口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6.
3种阔叶树种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测定持续干旱条件下2年生五角枫、臭椿、黄连木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的加剧,3树种的MDA、细胞膜透性、脯氨酸都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呈降低趋势;五角枫与臭椿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黄连木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五角枫与臭椿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黄连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试验前后的变化不大;臭椿与黄连木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五角枫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树种的抗旱性大小表现为臭椿>黄连木>五角枫。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脯氨酸、SOD、叶片相对含水量与3树种的抗旱性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47.
大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是田间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蒜很少发生病害,但易受虫害威胁,常见的有蚜虫、种蝇、蓟马、潜叶蝇等。因此应加大对虫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大蒜品质,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48.
李建芳  周颖  周枫  王荣荣  方玲 《茶叶科学》2011,31(4):313-318
以信阳毛尖为主要原料,对影响其液态发酵工艺过程的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设计L9(34)正交优化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确定毛尖茶酒最佳液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3‰,蔗糖添加量180g/L,pH4.6,温度24℃,发酵时间12d。采用该条件生产的绿茶酒不仅具有茶香和酒香,酸甜适口,且富含功能成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49.
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水轮发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故障监测中的大量数据,为了提高故障诊断效率,考虑将粗糙集理论和遗传算法引入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中。利用粗糙集获取水轮发电机组故障信息决策表,再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技术,对决策表进行约简,找出对故障分类起主要作用的特征,并提取诊断规则。通过对具体诊断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在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以信阳毛尖夏秋茶为主要原料,加入蔗糖,接种红茶菌进行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菌膜、p H和茶多酚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为夏秋茶发酵饮料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