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形态学图像处理的重叠葡萄果径无损测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葡萄果实尺寸变化能用来评价葡萄生长及诊断植株水分亏损状况。为实现重叠葡萄果实尺寸的非接触和精确测量,该文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重叠葡萄果实直径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内外对象标记消除图像中存在的伪极小值点,再对去除伪极小值点后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得到目标果实的精准轮廓,从而依据目标果实区域计算果实当量直径。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好的定位精度,能为葡萄果实直径测量提供精确的轮廓信息;测量系统具有非接触和高精度等优点,测量的重复精度可达±9 μm,为葡萄生长规律研究及葡萄缺水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秸秆(玉米、小麦、水稻)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为试验材料对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设计未施加生物炭(CK)、500℃小麦生物炭(WBC)、500℃玉米生物炭(CBC)、300℃水稻生物炭(NBC_3)、500℃水稻生物炭(NBC_5)、700℃水稻生物炭(NBC_7)和炭基缓释肥(CN)7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同等养分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和炭基缓释肥均能提高本研究中土壤酶活性。通过研究水稻生长时期各处理对酶活的影响发现,单一酶的最佳处理分别为NBC_3、NBC_5、NBC_5、NBC_5、NBC_5、WBC;同时NBC_5处理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E_t值最高,其次分别为WBC、CBC、NBC_7、CN、NBC_3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19.81%、16.63%、13.59%、10.54%、9.09%和9.03%,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完善了单一酶活性反映的片面性。因此,NBC_5处理表现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根域容积对柑橘树体营养、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为柑橘的根域限制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5年生‘早生宫川’为试材,采用50L、100L、150L根域容积进行栽培,以大田栽培为对照,测定不同根域容积下柑橘树体营养、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状况。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受到抑制,100L根域容积处理叶片中N、P元素含量最高,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降低,果实N、P、K含量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均降低;根域限制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硝态氮含量;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外,150L及100L处理的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增强,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根域容积降低而不同程度减少,但各处理微生物多样性均有所提高;根域限制可提高柑橘果实单果重、糖含量及固酸比,其中150L及100L处理提升效果较为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根域限制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柑橘的果实品质,100L与150L根域容积提升效果较为明显,但两根域容积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巨峰’葡萄果实发育期适宜的灌溉阈值,为鲜食葡萄的精准灌溉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8 a(年)生盆栽‘巨峰’葡萄植株为试材,通过器官的连续摄像测量、根域土壤水势的实时监测和叶片日光合速率(Pn)的测定,建模分析果实发育期新梢、果实生长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土壤水势下降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果实第一次快速膨大期和转色期,新梢日最大收缩量(MDS)显著增大时对应的土壤水势分别为-8.89 kPa和-9.21kPa。当土壤水势分别低于-17.34 kPa和-16.46 kPa时,新梢日最大值生长量(MXDG)和日最小值生长量(MNDG)均开始负增长。果粒随着土壤水势下降,其生长过程可分为急速膨大、快速膨大、缓慢膨大和收缩四个阶段。果实第一次快速膨大期各阶段对应的土壤水势范围依次为>-9.37 kPa、-9.37~-21.14 kPa、-21.14~-27.86 kPa和<-27.86 kPa;转色期则分别为>-10.31 kPa、-10.31~-22.05 kPa、-22.05~-32.83 kPa和<-32.83 kPa。叶片Pn日最大值在果实第一次快速膨大期土壤水势为0~-27.3 kPa无显著降低,而在转色期土壤水势降至-36.8kPa时显著降低。【结论】确定出既促进果实膨大、又防止新梢旺长且不会显著抑制叶片P_n的指导‘巨峰’葡萄果实第一次快速膨大期和转色期灌溉阈值为-12.83~-15.67kPa和-16.46~-22.05 kPa。  相似文献   
85.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域限制就是利用物理或生态的方式将果树根系控制在一定的容积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地上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图1)。  相似文献   
86.
以4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花前10d在1m~2架面分别保留9、12、15、18个新梢,研究花前不同新梢保留量对葡萄以及对应葡萄酒理化指标和酚类物质的影响,以探讨花前1m~2架面不同新梢留梢量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花前新梢保留量的递增,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和pH呈现下降趋势,总酸含量呈现显著升高趋势;花前1m~2架面保留9个新梢的葡萄中固酸比最高(6.13),固酸比最低的为花前1m~2架面保留18个新梢(3.59);与之对应的葡萄酒中总酸含量和pH变化趋势与葡萄中一致。对于葡萄与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而言,花前1m~2架面保留12个新梢能够使葡萄果皮和葡萄籽中的酚类物质(单宁、总酚)得到更好的积累,从而使对应的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最高;而花前1m~2架面保留9个新梢的葡萄与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在4个处理中均为最低,即花前1m~2架面保留9个新梢不利于单宁、总酚等酚类物质的积累,原因可能是因为葡萄果实暴露阳光过多会加速糖的积累,加速果实成熟,却不利于酚类物质的积累;试验表明,"赤霞珠"葡萄在花前1m~2架面保留12个新梢能够获得更良好的品质,进而使葡萄酒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7.
茶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饮品之一,早已销往世界各地。茶叶质量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欧盟亦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中国茶叶出口的严格检测。对于中国而言,如何使茶叶顺利通过检测,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目前,各级政府高度关注茶叶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产品,因此,找到茶叶质量存在的原因,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规避茶叶出口风险,才能真正提升茶产品质量,实现中国茶叶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88.
黄栌作为承德地区重要的彩叶树种,夏可赏紫烟,秋可赏红叶,但栽培与养护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是影响其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综述了黄栌的白粉病、枯萎病、黄点直缘跳甲、黄栌丽木虱、黄栌缀叶丛螟、木撩尺蠖及蚜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栌的管理与养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9.
土钉墙是一种新结构挡土建筑物,即把天然土体用土钉就地加固,并喷射砼护面,从而形成土钉墙,其造价低工期短,有较好经济性。  相似文献   
90.
王世平 《江苏蚕业》2010,32(1):53-54
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是一个以栽桑养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的蚕桑专业村,全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645户,人口2000人,耕地面积2350亩,其中桑园面积1720亩,养蚕农户625户。先后被上级命名为“国家级蚕桑科普示范基地”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