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338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35篇
综合类   1079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36篇
园艺   147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亚优YLC28号”是从薄壳山核桃实生大树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12月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较大,坚果平均重13.9 g,纵径57.27 mm,横径33.59 mm,果形指数1.70,果仁平均重7.08 g,出仁率50.94%;核仁含脂肪60.5%,蛋白质56.40 mg/g,果仁色美味香、松脆,无涩味,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42.
选择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等设置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共10块,开展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6.19t hm~(-2),平均净生产力为1.36t hm~(-2)a~(-1)。海拔2 800m段是青海云杉林生长的最佳地段,生物量和年净生产力均为最大;从海拔2 800m开始,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呈降低趋势;海拔3 300m林线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达到最低。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及净生产力与林分树高和林龄显著相关(P0.05),与胸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夏玛林场地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部,境内天然林树种单一,大部分森林与草原、农田、村庄交错相间,林区人口众多,人畜活动频繁,森林防火难度很大。全场现有经营总面积35,47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3,835-3公顷。为了切实保护好这片净土,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夏玛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防火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44.
<正>大苗建园是缩短果园幼龄期、提早成形结果、减少幼园管理费用的关键措施。1苗田管理当年生苹果苗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一般在春夏季灌水4~6次,保持圃地湿润。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3次,每次667m2施30kg,并及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  相似文献   
45.
保卫语言     
<正>这是一个被物质和精神累垮了的世纪,一个思想与行为最密集、最吊诡的世纪;一个理想最亢奋也最沮丧、最高尚也最卑鄙的世纪,一个广场和战场、喇叭和子弹使用率最高的世纪……同样,也是一个总在争吵和力图消灭争吵的世纪。语言累了。因说得太多或言不由衷,语言真的累了。它多想休息,多想静下来—停止持久的激动!然而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46.
研究啮齿动物的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特征不仅可以了解高寒草甸环境变化下物种的食性适应特征,还可探讨多种啮齿动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观察法,分析了甘南草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3种啮齿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发现:3种啮齿动物所采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同,但其比例各异;高原鼢鼠所采食的植物主要是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等杂类草,且对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的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动物,高原鼠兔主要采食禾本科(Poaceae)植物,喜马拉雅旱獭则主要采食禾本科和菊科(Asteraceae)植物;营养生态位宽度依次为喜马拉雅旱獭>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其中高原鼠兔与喜马拉雅旱獭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最大(0.52)。3种啮齿动物在食物上存在分化,营养生态位分离,是其共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呼伦贝尔草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该地区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探究牧草补播时间及补播比例对呼伦贝尔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幼苗数、高度、生物量等群落指标,并综合评价补播效果,结果表明:夏播羊草和黄花苜蓿幼苗数量显著高于春播和秋播(P<0.05),夏播和秋播植物群落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春播则呈减少趋势;补播措施提高了退化草地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豆科和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呈增加趋势,其他科植物呈下降趋势。呼伦贝尔地区夏季补播羊草和黄花苜蓿以1∶3补播效果较好,而春播由于恢复时间短,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8.
疫病一直是生猪养殖中影响猪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受到疾病影响的猪群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发展。该文将简要概述猪丹毒和猪肺疫的病理状况,分析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症状,并研究综合诊治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方法,降低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正1前言在传统的母猪饲养管理中,采用的是定位栏单体限位人工饲养,母猪没有得到运动,增加了疾病的风险;生产中对母猪的应激大,容易导致妊娠前期的胚胎死亡;个体饲喂量不容易控制,导致群体内各母猪之间肥瘦不均,群体的一致性差;同时母猪单体限位饲养也限制了母猪活动的自由,严重影响了母猪  相似文献   
50.
为构建禽流感发生流行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德菲尔专家咨询法初拟禽流感暴发预警体系的框架及其指标,应用德菲尔专家咨询法评价预警指标重要性、可操作性和专家权威程度,并用组合权重法确定权重分析指标。确定了禽流感预警6个一级指标(易感动物、饲养管理和气象因素等)以及14项二级指标(免疫效果、环境消毒、温度等),并成功将二级指标分为3档(关键、重要和一般指标)。初步构建了禽流感发生流行预警预指标体系,该体系将为禽流感发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