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从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对精品化园林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注重细节管理、提高园林管理水平、提升精品化意识等园林精品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2.
土地沙化是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晋北地区由于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地沙化是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文中在传统的沙丘活动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地表环境特征对其进行了改进,探讨了基于改进的沙丘活动指数的2001-2012年来晋北地区土地沙化风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改进的沙丘活动指数将气候因子、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纳入考虑。基于改进的沙丘活动指数分析,2001-2012年晋北主要以未沙化风险为主,轻度沙化风险居中,中度沙化风险和重度沙化风险较少。中度以上沙化风险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保德县和东北部的南郊区、阳高县和天镇县部分区域。2) 2001-2012年间,晋北沙化土地风险呈现一个持续逆转的态势;呈"明显逆转"和"逆转"的沙化土地风险主要集中在晋西北和左云县、怀仁县、大同县、阳高县等地,呈"发展"和"严重发展"的沙化土地风险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同的南郊区和天镇县。研究区重度沙化风险的区域面积在逐渐降低;轻度、中度沙化风险的土地面积在减少,未沙化风险的区域面积在逐渐增加; 3)文中探讨了基于改进的活动沙丘指数的晋北地区土地沙化风险,研究发现该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整个晋北地区的土地沙化风险特征。但是,该指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人类活动(如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土地沙化风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验证指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别采用福林–肖卡法、NaNO2–AlCl3法、香草醛比色法、pH示差法测定不同生育期(现蕾期、花期、半枯期、全枯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基生根、鳞茎、茎生根、茎秆、叶片、株芽、花)中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和花色苷的含量,运用DPPH法、铜离子还原法和金属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分析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卷丹百合植株在花期总酚含量最高,半枯期的次之,全枯期的最少;花期,花中总酚含量最高,达14.75 mg/g,叶片中的总酚含量次之,珠芽的最低,仅为3.12 mg/g;卷丹百合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在花期最强,其次是半枯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卷丹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在各时期、各器官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1.00~1.00,其中,花期和半枯期卷丹多酚类物质与铜离子还原力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4.
以四川省9个采集地的野生百合为材料,测定百合鳞茎、茎秆、叶片和花的多酚、总黄酮、总黄烷醇、花色苷含量,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活性评价野生百合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百合鳞茎、茎秆、花和叶片中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64、5.96、11.40、13.47 mg/g,各器官间差异显著(P<0.05);叶片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鳞茎最弱,器官间差异显著(P<0.05);多酚类物质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力、铜离子还原能力、金属螯合能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57~0.99。雅安市泸定县兴隆乡宝兴百合叶片(综合隶属值排序第1)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鳞茎的最低。  相似文献   
35.
高速作业是当前精量播种技术的发展趋势,气力式精量排种器是实现高速作业的关键技术载体。分析限制气力式排种器作业速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高速充种技术、稳定清种技术、投种过程种子平稳运动控制技术、排种器平稳驱动技术四项关键技术。综述气力式精量排种器主要类别及特点,梳理国内外气力式排种器研发应用现状,针对提出的四项关键技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稳定充种、有效清种、平稳投种、排种器平稳驱动是有效提升高速作业播种合格率、降低变异系数、保证粒距均匀性的主要技术措施。结合我国的情况分析高速精量播种存在作业速度及效率低、电驱技术及质量监控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气力式高速精量排种器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未来向着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常规稻颖花形成的影响:FAC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研究使用标准的作物管理技术,在完全开放的大田条件下运行,代表了目前人类对未来大气环境的最好模拟。利用独特的大型稻田FACE平台,以典型的常规水稻品种武粳15(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供试材料,研究近地层臭氧(O3)浓度升高(比大气背景臭氧浓度平均增高26%)对常规水稻颖花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O3对供试品种全穗以及一、二次枝梗颖化分化数均无显著影响;(2)高浓度O3使供试品种全穗和二次枝梗颖花退化数和退化率均显著增加,颖花退化增多是由于现存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大量退化而引起的二次颖花退化所造成;(3)颖花退化数在颖花分化数中所占比例很低,故高浓度O3对两供试品种全穗和一、二次枝梗颖花现存数以及稻穗构成均无显著影响。结合前报可知,选用常规水稻品种以及增施保花肥可能是未来近地层高浓度O3环境下稻作生产重要的适应措施。  相似文献   
37.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 Enrichment)平台,以创造世界高产纪录的超级稻组合‘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CO_2处理设环境CO_2浓度[(382.5±2.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mol-1)两个水平,齐穗期源库改变设对照、剪除剑叶(剪1叶)、剪除所有功能叶(剪3叶)以及相间剪除一次枝梗(疏花),研究开放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不同源库处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没有进行剪叶疏花处理的水稻(即对照)而言,高CO_2浓度使‘Y两优2号’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2%,这主要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能力均略有增加有关。高CO_2浓度使剪1叶、剪3叶处理水稻的产量分别增加26%和57%,这主要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均大幅增加有关。对齐穗期疏花处理水稻而言,高CO_2浓度导致的产量增幅与对照水稻接近。与对照相比,齐穗期剪1叶、剪3叶处理使水稻籽粒产量分别降低17%和52%,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主要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均显著下降有关;尽管齐穗期疏花处理使水稻结实能力显著增加,但因每穗颖花数减半,产量大幅下降(-29%)。籽粒最终产量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与饱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的响应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水稻齐穗期人为改变源库比例(特别是剪叶)可以改变籽粒结实能力和最终产量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38.
弹簧预紧力可调式振动深松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深松机的耕作阻力和拖拉机的动力消耗,增强深松机对不同类型土壤的适用性,设计了弹簧预紧力可调式自激振动深松机。在机具工作过程中,通过自激振动单元的振动作用,可有效减小深松机的牵引阻力;通过弹簧预紧力调节机构可改变弹簧的预紧力,以适应不同物理特性的土壤,获得理想的深松效果。田间试验表明在保证耕深的前提下,合适的弹簧预紧力可有效减小机具的耕作阻力。为了测试该深松机的减阻性能,设计了2.5、3.2、4.0km/h 3种作业速度和250、300、350mm 3种深松深度,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的全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作业速度与深松深度下,与非振动深松机相比,该深松机均能有效减小牵引阻力,减阻比为10.30%~22.65%;对不同作业速度和深松深度下的振动深松牵引阻力和非振动牵引阻力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作业速度、耕作深度和机具类型对深公机工作阻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在不同作业速度下,由于自激振动单元的减阻作用,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振动深松牵引阻力增加速度小于非振动深松。  相似文献   
39.
机械化采棉是解决棉花收获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国内外采棉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采棉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探索国内外采棉机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应研制适合国情,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采棉机。   相似文献   
40.
离子色谱法检测乳制品中硫氰酸根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乙腈沉淀乳粉和牛乳中的蛋白质后,移取上清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LC-C18 SPE柱提纯去除干扰的有机物质后,滤液经离子色谱检测仪检测分析,从而得到样品中硫氰酸根离子含量.淋洗液经过优化后选用1.7 mmol/L碳酸氢钠+ 1.8 mmol/L碳酸钠+10%丙酮水溶液进行洗脱,抑制剂使用0.2%硫酸进行抑制器活化再生.该方法的硫氰酸根离子定量检出限为2.0 mg/kg,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可达到0.99以上,检测范围为0.1~20 mg/kg (mg/L),回收率在93%~97%之间,重复性实验得出相对标准偏差在0.8%~1.34%.对标准乳粉进行准确度检测,准确度可达到98%.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检测限低,适用于乳制品中硫氰酸根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