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48篇
  91篇
综合类   58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23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李萍  蔡河章  张泉锋  管超 《绿色科技》2013,(11):261-262
针对天气雷达站所建位置为高山地区,防直击雷比较脆弱的问题,根据福建省三明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所处位置的地理、气象等自然环境的特点,从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雷达站的防直击雷保护措施。实践表明,该站已达到了防直击雷保护的要求,现已运行1年多,未曾受到雷电损害。因而该防雷保护亦可在以后新建天气雷达站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甘蓝型油菜耐碱性盐机制,以甘蓝型油菜耐盐品系‘2205’与敏盐品系‘1423’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碱性盐胁迫,研究NaHCO_3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理的影响及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耐盐生理指标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初步预测耐盐候选基因。结果表明:随着碱性盐NaHCO_3(75mmol/L NaHCO_3)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的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逐渐上升,且耐盐品系‘2205’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高于盐敏感品系‘1423’,而电导率低于盐敏感品系‘1423’。6个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表明, Bna17410D和 Bna12880D基因的表达量在量耐盐与敏盐品系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余均表现为一直上升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 Bna00850D在两品系中与大部分耐盐相关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相关性,因此推测 Bna00850D可能为甘蓝型油菜耐碱性盐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3.
指出了杨树病虫害对苗木产业的危害,对杨树病虫害进行防治是当前发展苗木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相关经验,从实际出发,对杨树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系统性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平原地区林业生物防治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分析石河子莫索湾垦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逐年平均气温资料,结果得出:莫索湾垦区近37年平均气温7.3℃,气候倾向率0.359℃/10a,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升高趋势;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以秋季增温最显著;以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近37年均呈明显升高,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57℃/10a、0.631℃/10a及2.859℃/10a、1.74℃/10a,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气候变暖对农业等影响较大,应做好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合理利用热量资源。  相似文献   
135.
北京市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是多种因子共同制约的结果;目前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4.9 cmol/kg,处于中等供肥能力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有效增强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136.
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统计与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北喀斯特植被演替对土壤养分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土壤容重和全磷含量以外,由草地到原生林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的变化趋势(p0.05)。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pH值和容重逐渐减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演替而逐渐增加趋势,其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2)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大小依次变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其中灌丛和次生林MB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BC/MBN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减小趋势,MBC/MBP和MBN/MBP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增加趋势。(3)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不同,其中以细菌数目最多,土壤微生物种群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数目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4)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p0.05);而优势度指数(Ds)依次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并且不同演替阶段优势度指数(Ds)差异不显著(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最大,而MBN,SOC和细菌数目是影响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7.
野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偶蹄目,猪科,猪属,是家猪的祖先。世界上的野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的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我国主要有华南野猪、台湾野猪、华北野猪、东北白胸野猪和矮野猪等亚种分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鉴于野猪生态、生存空间日渐减少,现存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野味的需求,加之野猪某些特殊性状和特征,促发了人们对野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8.
石羊河流域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退化的典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重要源地之一,影响到整个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本研究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1999年和2004年两期卫片进行比较,并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首次建立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荒漠化面积呈发展趋势,而且从程度上来说,向两极发展,即极重度、轻度面积增加,中度和重度面积减少,这与有关专家的预测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9.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响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分析退化生态系统中主要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探讨敏感和可靠的微生物群落活性响应指标,揭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恢复类型。结果表明,沙米荒地、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微生物量C,N,P和微生物商、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土壤各层内,除上层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微生物量N相对较高外,柠条恢复草地土壤微生物量C,N,P都相对较高,沙米荒地均较低;土壤微生物商没有明显的趋势;人工乔木林地蔗糖酶和柠条恢复草地脲酶活性相对较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沙米荒地的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白沙蒿草地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方差分析(ANOVA)显示,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量C,N,P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土壤微生物量N,C,P和蔗糖酶、土壤微生物商基本反映了研究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信息。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草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变化表明,柠条和人工乔木林是研究区域内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恢复类型。  相似文献   
140.
随着社会、科技等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经济体,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渐相连。对外合作、对外贸易的开展,使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这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对外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所以传统的经济管制方法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应对经济有效发展,绿色壁垒就成了对外发展有效的管理模式。文章就是依据绿色壁垒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发展作用进行研究,然后提出问题,并且进行改正,促进我国经济得到巨大的提升,并且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