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张斯梅  段增强  顾克军  张传辉  许博 《土壤》2023,55(4):749-755
为了探讨不同水稻灌溉模式和氮肥减量对还田小麦秸秆腐解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水稻灌溉模式(常规灌溉,W1;干湿交替灌溉,W2)和施氮水平(不施氮,N0;常量施氮,N1;减量20%施氮,N2)处理,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处理下小麦秸秆腐解动态、养分释放规律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施用均可促进还田小麦秸秆的腐解,减量20%施氮处理小麦秸秆累积腐解率低于常量施氮处理。相同施氮水平下,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小麦秸秆碳与氮磷钾累积释放率高于常规灌溉模式;与常量施氮相比,减量20%施氮处理小麦秸秆碳与氮磷钾累积释放率降低。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提高,而减量20%施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综上可见,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施用促进了还田小麦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有利于土壤养分提升;而减量20%施氮对小麦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以及土壤养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为明确稻秸还田下减量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小麦品种“宁麦1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试验研究,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225kg/hm2,N1;减量20%施氮180 kg/hm2,N2)和氮肥运筹(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M1;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M2)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与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稻秸还田下,施氮可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N2处理小麦产量较N1处理仅降低了80.72kg/hm2,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使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施氮显著促进了小麦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的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N2处理小麦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量低于N1处理;N1和N2水平下,M2处理小麦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均高于M1处理,而钾素吸收量低于后者。N2处理小麦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效率较N1处理提高,而100kg籽粒吸氮量降低。N1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K;N2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N1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后者;N1和N2水平下,M1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高于M2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M2处理高于M1处理。综合来看,稻秸还田下,常规施氮量基础上减量20%,适当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