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果砧1号是由栽培番茄自交系06-4-185和05-4-104配制的砧木番茄一代杂种。母本06-4-185是2002年从日本冬温室型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12.
北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virus,TYLCV)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es)的一种双生病毒,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Zhang Huietal.,2009)。该病毒可以侵染茄科、豆科等多种植物,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甘蓝和黄瓜等蔬菜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dchard)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从番茄近缘野生种中挖掘优异的抗斑潜蝇基因,并研究抗虫基因的遗传,是番茄抗虫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将筛选到的高抗美洲斑潜蝇的野生多毛番茄(L.hirsutum)材料LA2329,与高感美洲斑潜蝇栽培番茄早粉2号杂交,并用早粉2号为母本与杂种F1回交,通过对各世代抗斑潜蝇的人工接种鉴定,初步判定该抗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番茄属中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对斑潜蝇抗性,目前尚未见报道。该抗性基因的发现,将为今后番茄抗斑潜蝇育种提供宝贵资源,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标记辅助育种手段而引入栽培番茄,为我国番茄生产中害虫的防治提供环保、经济而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双抗2号’番茄新品种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塑料覆盖栽培的多湿环境,导致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在番茄单抗病毒病育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查明了北京地区叶霉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是以“1、2”混合小种为主,抗性基因中Cf1为中度感病基因,Cf2为高度感病基因,Cf3为耐病基因。Cf4、Cf5、 Cf9为免疫基因。 选用Cf4抗性基因作为抗源,与对TMV高抗的材料杂交,经人工抗性筛选和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新品种‘双抗2号’(F1)。经北京郊区两年(1986~1987)区试,两年(1987~1988)示范栽培,肯定了‘双抗2号”对叶霉病免疫,对TMV高抗,经济性状优良,栽培效益高,系保护地栽培专用之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柴敏  张环 《蔬菜》1998,(6):10-10
樱桃番茄在市场属特菜类蔬菜。近年来在航空配餐和饭店餐厅自助餐以及超市等消费市场深受欢迎。樱桃番茄以其小巧鲜艳的果实,酸甜浓郁的风味,以及果实中含有甘汞和芸香苷的特殊营养价值,也已开始进入更多的市民家庭。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近年来培育出京丹1号、京丹2号2...  相似文献   
16.
柴敏 《蔬菜》2008,(10)
目前在我国,根结线虫的危害已成为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以北京为例,全市10几个郊区县均有根结线虫发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致病性分化新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连续监测,发现了可侵染目前生产上主栽抗叶霉病品种的新小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叶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利用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新小种进行了多次小种归属鉴定,该小种属于1.2.3.4.9。与目前生产上的优势小种1.2.3和1.2.3.4相比,新小种的分化层次高,致病性更强,虽然现在还不是优势小种,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Cf-11Cf-19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9个含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接种鉴定表明,Cf-5、Cf-9、Cf-11Cf-19基因对我国目前的2个叶霉菌优势生理小种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根据Cf-9基因设计引物,扩增Cf-9基因的片段,含Cf-9、Cf-11Cf-19基因的3种番茄均获得了2.7kb的扩增片段。但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PCR产物酶切可以将3种材料明显区分开来,Cf-9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170和460bp;Cf-11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100和410bp;Cf-19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210和300bp,从而建立了3个基因的分子标记。在F2分离群体中验证表明,3个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抗性接种鉴定结果是一致的,用这些标记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番茄叶霉病菌小种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环  柴敏 《中国蔬菜》1992,1(2):1-0
北京地区在1985以前,田间主要是由生理小种1、2组成,并据此育成垂直抗性的高抗品种双抗2号,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90年春发现某些种植双抗2号的保护地内发生了叶霉病,为此对当前叶霉菌生理小种的新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采集的5份菌样经三批接种鉴定后,认为田间病原菌群体中已分化出新小种4。因此今后培育新品种有必要刊用多个抗性基因,通过垂直抗性基因的积累,来抑制病原群体的变化,增加抗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几个品质标准的影响。通过在生长箱、温室及露地的试验表明,通常光照强度低对品质是有害的。如果光照强度从35000勒克司(1x)降低到6000勒克司,会使莴苣的干物质含量从7.23%下降到4.39%;维生素C的含量从16.54毫克/100克减至9.86毫克/100克。光照强度低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