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延边州在全农机系统的共同努下,争取的补贴资金由最初的50万元递增到1.52亿元.翻了8番多。实现了连续八年持续增长。八年来,全州共争取国家、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704亿元,拉动农民投入8.5亿元。全州由补贴拉动的农机化事业资金投入达到13.204亿元。农机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延边州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增强了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快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2.
不同植被下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桉树林、龙眼树、混交林3种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植被下的水流失量、土壤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有明显差异。3种不同植被下水流失量、土壤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均表现为:桉树林>龙眼树>混交林。其中,龙眼树水分、土壤、土壤速效氮、磷、钾、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分别比桉树林减少了4.43%、96.51%、95.29%、96.20%、93.00%、96.09%;混交林分别比桉树林减少了5.07%、98.79%、98.67%、98.74%、98.39%、98.74%。水、土壤及土壤养分流失量除了在龙眼树与混交林间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植被类型间均呈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混交林保持水土的作用最好,其次是龙眼树,再次是桉树。  相似文献   
63.
为进一步建立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的有效检测方法,以及制备结构蛋白Cap和非结构蛋白Rep的单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CVⅡ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Cap、Rep蛋白基因,连接到pMD18-T simple质粒上,测序正确的Cap和Rep基因双酶切后分别插入到pACYCDuet-1上,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ACYCDuet-1-Cap、pACYCDuet-1-Rep和pACYCDuet-1-Rep-Cap,然后将上述原核表达质粒转化BL21(DE3),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猪圆环病毒Ⅱ型的Cap、Rep蛋白,且Rep、Cap蛋白共表达质粒pACYCDuet-1-Cap-Rep的表达效果优于其他2种质粒。  相似文献   
64.
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木薯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采用微滴灌和微喷灌两种不同灌溉方式,研究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对改善土壤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效果最好,其次是喷灌。微滴灌木薯产量比对照增产60.64%,土壤孔隙度提高10.62%,土壤速效氮增加29.00%,速效磷增加147.93%,速效钾增加5.49%。可见,微滴灌对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提高木薯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由于湖北省地理环境特征,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洪涝等自然灾害较严重,致使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湖北省农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对农业生态调节功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选取5个对农业的生态调节有影响的代表性指标,对湖北省生态调节功能进行分区,最终分为4类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最后还指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点项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材,采用微滴灌溉、微喷灌溉和不灌溉3种灌溉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微滴灌对木薯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滴灌溉下,木薯叶片的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干重均显著提高,叶可溶性糖含量则降低曰与对照不灌溉相比,木薯叶片含水率增加了8.99%,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8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7.08%,叶片干重增加了12.60%,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24.48%,块根产量提高了85.07%。微滴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强木薯抗旱性,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木薯光合效率,促进木薯的生长,提高木薯产量。  相似文献   
67.
本文就对某规模化猪场暴发急性、高热、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猪大量死亡,发病率50%,死亡率20%。临床诊断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采集死猪肺脏、淋巴结、肾脏用RT-PCR进行  相似文献   
68.
69.
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东南部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1科349属726种3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87科329属697种38变种。区内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居多,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6.1%,94.5%和96.3%。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成分比较丰富,以东亚成分、泛北极成分为主体,达乌里-蒙古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相对优势;区内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包含了19种不同类型,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70.
以高淀粉木薯品种FX 01和低淀粉木薯品种SC 124为材料,探讨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序列以及在不同生育期其淀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SSⅡ的编码区发现了2个差异位点,这2个位点的突变导致了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了改变,分别由谷氨酰胺变成精氨酸和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在淀粉积累的各个时期,高淀粉木薯品种FX 01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淀粉木薯品种SC 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