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PVC管栽方法,研究模拟犁底层和深松处理下春玉米花后衰老过程中根系的生物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玉米花后,相同根层节根数均表现为深松处理>模拟犁底层处理。犁底层影响根系在不同深度土壤空间分布,深松处理20~35 cm 土壤深度和36~75 cm 土壤深度玉米根系体积分别比犁底层处理增加176.33%和185.92%;在模拟犁底层处理下,90%以上的根系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壤深度,深松处理90%以上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0~35 cm深度土壤。深松增加下层土壤(30~75 cm)根系比重,根系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根系衰老进程,花后20 d开始犁底层处理下36~75 cm土壤深度玉米根系衰老速度加快,该深度根系重量开花期比深松处理低2.91%,花后50 d比深松处理低12.31%。犁底层的存在限制玉米根系的发育,深松有利于增加深层土壤的根系分布,能减缓后期根系衰老速度。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耕地中,坡耕地占70%以上,小型机械不适宜在坡耕地上播种玉米,而使用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通过近几年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出关键技术要点,并进行了应用效果的分析,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原始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5%~4.0%。降雨充沛,年降水量700~900 mm,≥10℃有效积温2 650~2 750℃,日照时数偏少。土壤耕层比较疏松,耕地多以丘陵坡地和山谷间冲平地为主。玉米大面积种在丘陵地,坡度在25~35°,海拔高度400~700 m;山谷间冲积平地海拔高度260~400 m。耕地土壤多为灰棕壤、白浆土、冲积土和草甸土,耕层疏松,有机质含量2.0%左右。1995~2006年,通过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总结出适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提出了春季机械灭茬、打垄和适期播种技术;应…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低密度(3.5万株/hm2,LD)、中密度(5.5万株/hm2,MD)、高密度(6.5万株/hm2,HD)种植对甜玉米(520)、糯玉米(吉农糯112)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较大,高密度种植会显著降低有效穗长、出籽率以及百粒重等商品性状。甜玉米皮渣率以及糯玉米的种皮厚度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的皮渣率比低密度处理增加29.2%,糯玉米(吉农糯112)种皮厚度下降24.78%。种植密度对脂肪、可溶性总糖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子粒中蛋白的含量,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与糯玉米(吉农糯112)蛋白含量比低密度处理分别降低近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深松对玉米早衰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早衰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解决玉米早衰问题已成为当前广大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结合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犁底层深厚这一现状,从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深松对土壤蓄水量、土壤容重、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及根系生长发育等方面,综述了深松打破犁底层对延缓衰老调控作用的进展,并对今后如何从栽培和耕作学角度来研究玉米早衰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生产中玉米早衰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以耐低温玉米品种吉单89与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材料,研究在适温(25℃)与低温(1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淀粉代谢以及氧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单89与吉单50发芽势较适温条件下分别降低3.6%和83.3%,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适温处理。不同类型品种比较发现,耐低温品种吉单89中GA含量、GA/ABA值以及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吉单50,MDA含量显著低于吉单50,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显著高于吉单50。耐低温玉米品种可以通过内源激素调节以及提高淀粉分解代谢共同提高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_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 P_2O_5 K_2O)总量比CK_1提高10%以上;比CK_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_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所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在土壤与植物中的存在形态及危害,探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提升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模拟犁底层条件下春玉米叶片形态发育及衰老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犁底层和模拟打破犁底层处理进行试验,研究犁底层对春玉米叶片形态发育及衰老表征,明确犁地层对东北春玉米生产易引发早衰的机理。结果表明,模拟犁底层处理的第8片到第11片叶玉米叶片长度以及第13片叶到第20片叶叶片宽度均小于模拟打破犁底层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从5片叶全展开到小喇叭口期,模拟犁底层处理比模拟打破犁底层处理晚发育9 d;模拟犁底层处理缩短了中部叶片的持绿时间6 d;模拟犁底层处理相对模拟打破犁底层处理降低了开花期绿叶面积及开花后相对绿叶面积,生产上采用农业机械深松打破犁底层可延缓后期叶片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