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经过1997—2002年对引黄灌区冬麦北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面积已达7.18万亩,冬麦在纯春麦区大面积种植获得了成功,平均单产达376.9kg,较之春麦增产39.3kg,增长11.6%,正常年份单产在400kg以上,冬麦栽培及套复种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利用冬麦的提前成熟收获充分挖掘了套复种粮、油、饲、菜等作物的增产潜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2.
对冬小麦套种不同经济作物的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套种饲料甜菜效益较高,获得纯收入达1160.8元/亩;套种鲜食玉米(糯玉米)也可获得1112.8元/亩的纯收入,效益较好;套种掖单13号纯收入801.8元/亩,套种中原单32号纯收入为740.0元/亩,套种蓖麻纯收入为670.8元/亩,套种油葵效益较低,为549.5元/亩。  相似文献   
23.
小麦垄播技术是一项提高苗期地温,促使小麦早生快发,提早幼穗分化,同时有利于根系发育,协调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和发育,确保小麦中后期个体和群体协调生长发育的增产新技术。2005年吴忠市首次在春小麦上示范种植7.3hm2。通过试验示范工作,我们对该项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积累了  相似文献   
24.
本文就宁夏灌区小麦早期发生倒伏(6月上旬),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进行了探讨。其结论是:小麦早期发生倒伏对亩收获穗数无影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可造成小麦减产28.1%;及时扶植并进行叶面喷肥均可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25.
引黄灌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国内外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宁夏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和高产制约因素,介绍了宁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提出了宁夏玉米实现超高产(〉1000kg/666.7m2)目标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6.
宁夏粮食主产区农牧结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从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和组装新的种植模式入手,共组合了11种农牧结合的种植模式,经过2a大田对比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6种综合效益比传统的小麦/玉米套作提高50%以上的“理想模式”,供本地区种植业生产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27.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消化酶活性、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900羽体重45g左右的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00羽。Ⅰ组:基础无抗日粮;Ⅱ组:在Ⅰ组日粮中添加75mg/kg金霉素;Ⅲ组:在Ⅰ组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培养物1000g/t。试验为期38d。结果表明,(1)凝结芽孢杆菌培养物对大肠杆菌K88、K99、肠炎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2)生长性能:与Ⅰ组相比,Ⅲ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 <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3)免疫指标: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IgA、IgM、IgG含量和ND抗体水平显著提高(P <0.05),ND抗体离散度显著降低(P <0.05),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P <0.05)。(4)消化酶活性:Ⅲ组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比Ⅰ组显著提高(P <0.05)。(5)肠道形态:与I组相比,Ⅲ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凝结芽孢杆菌培养物可通过增强免疫力,增加小肠绒毛高...  相似文献   
28.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FF10000,采用较为理想的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实施一次性保全苗播种技术,合理的肥水管理和及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措施,使饲用甜菜不断获取高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9.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探讨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单种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沈玉18号单种的适宜密度在74250~90750株/公顷之间,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最佳耦合效应是每1hm2种植密度90750株、施氮量450kg。从产量构成来看,千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穗行数、行粒数、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出籽率随密度的不断增大逐渐增加;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秃尖有降低趋势,而施氮量的变化对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出籽率、千粒重等没有明显的影响,倒折率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播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我区适宜的播种量为17.5~21kg/667m^2。该播量范围,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收获穗数适宜,产量因子协调,从而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