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5篇
  29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根据电度表的计量原理,分析了三相三线制电路高、低压计量方式下的几种有功电能的实用接线,讨论了互感器保险丝熔断、电流(压)极性错误时的计量补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六年生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单氰胺(荣芽、昱果丰)处理对"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夏黑"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在南疆地区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单氰胺处理显著减少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对叶片长度、半叶宽度和叶绿素SPAD值无显著影响;对"夏黑"果形指数没有明显影响,良好的保持了"夏黑"葡萄的外观特性;但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粒质量和穗质量,其中T1~T6处理单粒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8%、25.62%、22.55%、14.52%和9.80%,穗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6%、25.54%、22.57%、14.54%和9.82%;其次,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7.84%、25.85%、24.29%、24.29%、17.76%和15.20%.在处理范围内,不同浓度荣芽处理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不同昱果丰处理果实品质T4处理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荣芽处理果实品质高于昱果丰处理,其中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综合比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可以提升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为实现南疆日光温室"夏黑"葡萄"一年两熟",荣芽处理(20~40倍)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大学生婚前同居观念调查问卷》,对3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婚前同居现象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宽容,但实际的婚前同居行为则比较理性和谨慎;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接受婚前同居行为;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更赞同婚前同居现象;赞同婚前同居的比率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大四学生的赞同率最高;"试婚"和同伴影响是大学生选择或认同婚前同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温材料覆盖对戈壁地葡萄越冬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葡萄越冬覆盖材料,采用Microlabe Lite型U盘温度记录仪对不同覆盖材料处理葡萄越冬后的根系周围各层(0、30、60 cm)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研究各处理对葡萄根系周围土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覆盖处理对葡萄越冬期间根系周围0~60 cm土层温度影响较大;黑胶棉、大棚棉被处理后可减少≤-5℃低温持续的天数;在戈壁地上采用黑胶棉处理后可使地下0~60 cm处的温度提高1.74~13.59℃,保温效果明显,能使葡萄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5.
萝卜是我国第二大蔬菜作物,在我国已有2 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资源近2 000份,类型十分丰富。长阳高山白萝卜产业已成为全县高山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全省知名的特色产业,但目前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优势萝卜品种雪单一号、雪单三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测量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作用、应具备的素质,说明了测量监理的工作流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陇中半干旱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土壤环境污染,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陇中半干旱区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冬小麦间作豌豆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和豌豆的吸氮量,以及复合群体氮素利用率和产量。在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复合群体的氮素利用率在施用常规化肥减量30%的处理及施用常规化肥减量15%的处理下比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99%和4.65%。在相同的常规化肥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冬小麦和豌豆的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均大于不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常规施肥且配施有机肥处理豌豆和冬小麦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为最高,分别高于常规施肥处理5.22%和6.76%,高于常规化肥减量15%且配施有机肥处理5.97%和6.64%;常规施肥处理豌豆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小于常规化肥减量15%且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在间作体系中,常规化肥减量15%并配施有机肥与单纯施常规化肥相比,有利于提高豌豆产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定西马铃薯生产集约化种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块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覆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延迟了马铃薯生育进程,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马铃薯干重平衡期推迟12~16d;施用有机肥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与不施肥相比,10%、20%、30%和4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分别增加5、5、7和5d,同时,也增加了马铃薯生育期内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ax和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干物质平均增长速度v mean,与不施肥相比,分别增加37.01%、46.46%、51.18%和35.43%以及51.09%、64.23%、77.37%和72.26%;马铃薯整株干物质积累呈现明显“S”型曲线特征;在成熟期,有机肥显著影响干物质有“源”向“库”的转移。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定西,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最佳有机-无机配合比例。  相似文献   
19.
使用叶绿素仪进行棉花氮营养诊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推荐施肥技术,如肥料效应函数法和测土施肥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既耗时又费工,不能实时实地解决氮肥管理问题。棉叶叶绿素仪读数和棉叶氮含量及叶柄硝态氮含量一样可靠,可以预测棉花氮肥需要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