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1.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为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也作深化改革),当阳市自2003年开始确权发证,在2005年时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将集体所有的林地分配到林农个人,让林农获得林地的经营自主权。自2007年进行了配套改革,目前,林农从集体林改中获得了改革的红利:林地流转费用成倍提高,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增加林地收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等。同时也出现出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分蘖洋葱伴生番茄土壤微生物对减轻番茄黄萎病的作用,以分蘖洋葱伴生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试验分析分蘖洋葱伴生番茄根际微生物对黄萎病病情指数、发病率以及抗性相关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V.dahliae 10 d和 15 d后,接种分蘖洋葱伴生番茄根际土处理(I)的番茄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接种单作番茄根际土处理(M)。在接种V.dahliae 48 h后,具有伴生根际土壤处理(TI)的番茄根系PRPR1、P2、RPR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具有单作根际土壤处理(TM),分别上调2.00倍、1.43倍和1.74倍。在接种V.dahliae 24 h、48 h和96 h后,TI的PPO 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TM,分别上调1.98倍、2.41倍和1.51倍;在接种 V.dahliae 24 h 和48 h后, TI处理的番茄根系 PAL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TM,分别上调1.20倍和1.19倍;与TM处理相比,TI处理的番茄根系LOX 相对表达量在接种V.dahliae 96 h后显著上调1.37倍。在接种 V.dahliae 48 h和96 h后,TI处理的PAL、PPO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TM处理;而TI处理SOD活性(229.06 U·g-1)仅在接种 V.dahliae 48 h后显著高于TM处理。因此,分蘖洋葱伴生番茄减轻黄萎病病害,与分蘖洋葱伴生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提高番茄抗性基因表达和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总结目前我国对酿酒葡萄种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巴州焉耆盆地的独特气候条件,通过对影响种植的气象、土壤以及易遭受的自然灾害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为大规模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提高酿酒葡萄品质,酿造出代表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牌葡萄做个引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酿酒葡萄研究现状,对比焉耆盆地的近50a来的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得出焉耆盆地种植酿酒葡萄的适宜气象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种植出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新疆和硕县、焉耆县种植的赤霞珠等酿酒葡萄的品质好,酿出的葡萄酒口感醇厚、有层次;焉耆盆地葡萄种植区多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土壤类型特殊,立地条件差,但是通过改良也能适应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焉耆盆地因受干旱荒漠性气候影响,冬季气候寒冷,也比较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低温,葡萄不埋土是无法越冬的,所以只能埋土防寒来加以克服,低温冷害、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焉耆盆地的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7.3~9.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9.8mm,气候条件满足优质酿酒葡萄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紫外吸收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手段研究了包括硅藻土、海泡石、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脱石、玉米淀粉等7种常见水分散颗粒剂填料的表面性质如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等性质;4种分散剂(SD-816、2700、NNO、D425)和各种填料伍配后分散悬浮性分析以及各填料对分散剂的吸附量大小;各填料对戊唑醇原药溶液的吸附动力学研究。分析得到蒙脱石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了242.965m2/g,白炭黑、硅藻土次之;白炭黑的孔容最大,达到0.400cm2/g,玉米淀粉的孔容最小,只有0.021cm2/g,各种填料的孔大小都属于介孔;4种分散剂对硅藻土、玉米淀粉以及滑石粉的分散悬浮能力较好,蒙脱石对4种分散剂的吸附量均最大,玉米淀粉对4种分散剂的吸附量均最小;各填料对戊唑醇原药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拟合最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5个饲用玉米品种(东陵白、中原单32、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不同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的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利用的饲用玉米品种并确定最适刈割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中粗蛋白、钙、磷、CA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每个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营养物质不同的是WSC含量在抽穗期显著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P〈0.05)。  相似文献   
16.
蓖麻是喜温、耐光的特种油料作物,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蓖麻工业需求趋旺,原料价格稳中有升,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增加复种指数,向单位面积要效益,育种技术人员对蓖麻营养纸袋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育苗移栽技术应用,蓖麻生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肽、氨基酸和氮,这些降解物最终以氨的形式被微生物合成徽生物蛋白质.Sateer(1975)发现饲料的真蛋白质平均只有30%通过瘤胃,其余70%则在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为氨.蛋白质降解率过高造成最终流入小肠内的蛋白质不能满足高产奶牛和生长速度快的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因此,人们一方面为提高微生物分解蛋白质的利用费尽心机,另一方面又为减少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增加过瘤胃蛋白质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特别是复合酶制剂的研究开发以及它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不仅为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所必需,而且在更多领域需要酶制剂将成为酶制剂工业发展颇为活跃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早实核桃选择适生区域栽培、合理密度,培育丰产树形、加之人工辅助授粉及去雄疏果,采用配方施肥,农业、物理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科学脱皮、晾晒等系列配套技术,旨在为早实核桃幼树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首次引进夏洛莱胚胎12枚进行纯繁,生产冷冻精液在省内进行冻配改良,对其生产性能进行适应性的观测。获得7头移植纯种犊牛,经过培育4头公牛3头正常投入生产,在出生至育成其适应性比引进的活体适应力强,生产性能和后代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