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研究旨在建立奶牛瘤胃反-11-油酸(trans-11 18:1,TVA)氢化细菌体外富集和分离培养的优化条件.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TVA至不同终浓度(0、30、40、50、60μg·mL-1),接种瘤胃微生物后进行连续培养,每隔4h采集培养物,用于测定TVA含量及培养液OD值.另外,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TVA,使其终浓度...  相似文献   
52.
膏桐叶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膏桐枯叶和鲜叶水浸提液处理膏桐种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不同叶浸提液对膏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10、1:50、1:100时和枯叶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10时,对膏桐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效应,其余浓度下的鲜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均表现为促进效应,其中鲜叶浸提液在浓度为1:15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然而,膏桐叶浸提液在高浓度时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于低浓度时的促进效应.说明膏桐叶浸提液中的内含物具有自毒作用,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规律.由此可知,连作条件下叶片淋溶液内含物产生的自毒作用可能会造成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降低,建议对膏桐苗圃地实行轮作.  相似文献   
53.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选择48头产奶母牛,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分为中期和后期、高产和中产、初产和经产牛.奶牛经历一周热应激后,采集瘤胃液,利用RT-PCR定量6种纤维分解菌的含量.结果显示,泌乳后期牛与中期牛相比,瘤胃液中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高13.9%、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高5.3%、总瘤胃球菌(Genus-level ruminicola)高3.7%.高产牛与中产牛相比,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atella ruminicola)高14.4%、黄色瘤胃球菌高12.6%.经产牛与初产牛相比,黄色瘤胃球菌高12.6%、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高3.2%、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高2.4%、白色瘤胃球菌(Genus prevotella)高2.1%.在热应激状下,奶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4.
运用PCR-DGGE分析比较瘤胃中不同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奶牛瘤胃中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比较附着于不同粗饲料微生物区系的差异。选择3头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将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分别装入尼龙袋,在瘤胃中孵育24h后取出,PBS洗脱获得固相粘附微生物,提取总DNA,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群落结构,选取清晰条带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条带的数目和条带颜色深浅有一定差异;苜蓿与青贮玉米和羊草间相比相似性较低,青贮玉米与羊草间的相似性较高;3种饲料及瘤胃内容物固相粘附微生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条带近源种分别归属Butyrivibrio sp.、Fibrobacter sp.、Prevotella sp.、Succiniclasticum sp.、Pseudobutyrivibrio sp.5个属。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的种群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5.
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瘤胃液功能菌群数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目的】本文拟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对瘤胃液中三种功能菌即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AL),琥珀酸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FS)和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RF)的16S rDNA基因拷贝数进行测定,并建立起反映瘤胃液中三种功能菌的数量的方法。【方法】在相同日粮的情况下,不同个体牛在同一时间点、以及相同个体牛在不同时间点时采集瘤胃液微生物样品,并总DNA。根据三种菌16SrDNA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eal time PCR技术考察三种功能菌的数量差异和变化。【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同个体动物间的三种功能菌的数量在相同时间点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时间点相同个体动物瘤胃中三种功能菌数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决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球果种子难以区分的问题,明确落叶松在合子胚形成后,球果特性变化,确定球果种子的各种特性和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的相关性关系,找到华北和日本落叶松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取材时期,以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球果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发育时期的2种落叶松球果纵径、球果横径、球果纵横径比、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纵横径比和合子胚长7个表型指标的差异。同时,进行不同发育时期2种落叶松合子胚的胚性愈伤诱导试验,并对各指标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球果横径和种子横径在不同发育阶段一直大于日本落叶松。在各个时期的落叶松球果和种子的纵横径比,日本落叶松均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每个时期的华北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都大于日本落叶松的胚性愈伤诱导率,在7月27日采集的华北落叶松获得了最高的胚性愈伤诱导率,为78.89%。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与球果横径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为今后大力发展落叶松的体细胞胚诱导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数据,为中国落叶松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遗传改良以及人工种子生产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箱外放王法     
箱外放王法箱外放王,不但操作简单,而且较为安全。近两年笔者采用此项技术,竟达到无一损王事故,今介绍给蜂友供参考。①在放王的前一天查群是否有王台、处女王(以利安全),同时把囚禁的蜂王挂在箱前壁上。②夜晚采用巢门饲喂的形式让蜂大量搬运饲料,然后轻轻地放出...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强、弱毒株致癌基因Meq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用超强毒株RB1B与疫苗株CV1988分别感染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er cell,CEF),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eq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疫苗株CV1988的Meq在感染细胞内持续上调,而超强毒株RB1B的Meq在感染细胞内72h前为逐渐上调,然后下调;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超强毒株RB1B的Meq在鸡胸腺和脾脏组织内均表现为感染d21出现一个表达高峰,而疫苗株CV1988的Meq在SPF鸡胸腺q-d14出现高峰,然后下降。有趣的是CV1988的Meq在脾脏组织中d14表达最低,然后持续升高。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eq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致瘤机理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9.
饲喂纳豆枯草芽胞杆菌对荷斯坦犊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8头(60日龄)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犊牛饲喂开食料,处理组在开食料中添加纳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1×10~6 CFU/g日粮)菌液,于断奶后2个月进行屠宰,采集瘤胃食糜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测序,对照组16S rDNA克隆文库共有111个克隆,可分为88个操作分类单元;处理组16S rDNA克隆文库中有142个克隆,可分为131个操作分类单元.序列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组犊牛瘤胃细菌区系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壁厚菌门(Firmicutes)是两克隆文库中主要的代表菌群.对照组和处理组中的拟杆菌门分别占文库中总克隆数的38%和25%,而壁厚菌门分别占47%和57%.与瘤胃球菌相关的克隆在对照组克隆文库中分别占5%,而在处理组文库中分别占10%.RT-PCR结果显示,处理组中白色瘤胃球菌(R.albus)(log_(10)7.7/mL)和黄色瘤胃球菌(R.flavefaciens)(log_(10)8.1/mL)的数量比对照组(分别为log_(10)7.2/mL和log_(10)7.7/mL)分别增加了3倍和2.4倍.研究结果提示,饲喂纳豆枯草芽胞杆菌有助于促进断奶后犊牛瘤胃中细菌区系的建立,促进纤维分解菌群的定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60.
葡萄柚4种备选砧木遗传关系的8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葡萄柚4种备选砧木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砧木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59 8~0.217 2,枳与曼赛龙柚之间遗传距离最大,美国酸橙与曼赛龙柚之间最小.依照UPGMA的聚类结果将4种砧木分为2组:第1组包含美国酸橙、酸柚和曼赛龙柚,而枳单独构成第2组.结合嫁接试验结果,以已知适宜砧木为参照,从DNA水平选择葡萄柚砧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