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昆虫病原真菌素的分子量和结构分为低分子量毒素和高分子蛋白毒素两大类,根据结构将低分子量毒素分为环缩肽类,色素类,有机酸类和其它类,根据功能将大分子蛋白毒素分为酶类毒素和非酶类蛋白毒素。对白僵菌素、破坏素等多种昆虫病原菌毒素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阐述。从昆虫病原真菌产毒素的适宜培养条件得到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毒素毒力的生物测定和毒素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2.
云斑天牛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简写PRA),主要包括有害生物风险评价(Pest Risk Assessment)和有害生物风险管理(Pest Risk Management)两部分[1-2].  相似文献   
23.
[目的]确定检测白僵菌代谢物杀虫活性的最佳方法。[方法]以云斑天牛幼虫为试虫,采用表皮接触、口服和血腔注射3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定白僵菌代谢物的杀虫活性。[结果]3种生物测定方法均可使白僵菌代谢物对云斑天牛幼虫表现杀虫活性。表皮接触生物测定法10d内试虫平均死亡率为6.67%,口服生物测定法10d内试虫平均死亡率为28.89%,试虫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第4~8天,血腔注射生测法10d内试虫平均死亡率为86.67%,试虫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第4~6天。方差分析表明血腔注射法表现的死亡率较其他2种方法有极显著差异。[结论]3种生物测定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血腔注射和口服生物测定法适于室内研究,血腔注射生物测定法最容易检测到白僵菌代谢物的杀虫活性,适于生产应用前。  相似文献   
24.
园林绿化工程在小区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景观水池是园林景观中不可忽视的景象,因此园林施工人员应该重视景观水池的建设工作。本文阐述了景观水池的施工技术难点与相应的具体解决方式,以确保景观水池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5.
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指导。通过调查白蜡树林地云斑天牛的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研究卵、幼虫和成虫(蛹)种群数量动态和频次。结果表明,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种群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凹形,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也高。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数量与其频数负相关,随着单株白蜡树受云斑天牛危害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频次统计均为负二项分布,不同虫态所对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危害白蜡树和杨树种群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本相同,寄主对云斑天牛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6.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生性天敌的卵和成虫均对云斑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6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2年调查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的防治效果略好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由于人工繁殖花绒寄甲成虫的成本远高于卵,因此,在生产中大面积防治云斑天牛时,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方法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27.
以苏云金杆菌和韭菜迟眼蕈蚊科为试材,采用浸泡韭菜茎段法,设计了5个韭菜茎段浸泡时间、5个苏云金杆菌稀释浓度和4个处理观察时间,以期确定苏云金杆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室内毒力测定时的最佳韭菜茎段浸泡时间、苏云金杆菌稀释浓度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室内测定苏云金杆菌毒力时,以韭菜茎段的浸泡时间60 s、苏云金杆菌稀释浓度500 mg·L~(-1)、处理观察时间24 h为宜,该条件下试虫平均死亡率为90%。通过计算不同处理时间苏云金杆菌不同稀释浓度的毒力方程,确定处理观察24 h时半致死浓度为49.40 mg·L~(-1)。  相似文献   
28.
不同林分杨树云斑天牛种群空间格局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杨树林地云斑天牛种群不同虫态的地统计学空间格局,为不同林分杨树林地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公路林、片林、渠道林和村庄林4种林分类型的杨树林地,以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为调查指标,确定云斑天牛卵、幼虫、成虫(蛹)的种群数量,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林分不同虫态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云斑天牛的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不同林分杨树林地的拟合模型分别为:公路林均为球形模型,片林均为指数模型,渠道林分别为指数模型、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村庄林分别为球形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不同林分类型云斑天牛各虫态的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存在差异,但其指的定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林分类型影响虫口的数量和分布,不同林分类型下各虫态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和模型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云斑天牛危害片林时卵、幼虫和成虫(蛹)的变程a、块金值C_0、基台值C_0+C较其他3种林分类型的统计值明显偏小。【结论】危害杨树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在公路林、片林、渠道林和村庄林中均为聚集分布,即云斑天牛在不同林分杨树林地危害时各虫态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林分类型与云斑天牛聚集分布的习性关系不大,但影响相应虫态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和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29.
从白僵菌中筛选杀天牛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硫铵沉淀浓缩和制备电泳洗脱的方法从白僵菌中提取纯化出了12种蛋白,经初步筛选有8种蛋白对松墨天牛表现出一定的毒性,其中蛋白Bb36W-C和Bh36N-E的毒性最高,Bb36N-A和Bb36N-F为中毒性,Bb36W-D,Bb36W-E,Bb36N-B,Bb36N-D为弱毒性。  相似文献   
30.
冬枣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是一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但其商品价值近几年才被引起重视。冬枣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造成冬枣品种混乱,给生产带来了不利。本文主要调查了现存冬枣资源、冬枣原产地的特征、冬枣名称的混乱状况、鲁北冬枣的种质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冬枣种质资源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