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1.
一、考察情况概述草捆青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牧草加工新技术,它兼有传统青贮和调制干草二者之优点,而避免了其不足之处。采用草捆青贮技术可将草场的载畜能力提高30%以上,对解决我国北方草原长期存在的畜草矛盾有很大意义;制作草捆青贮毋需依  相似文献   
212.
对冬季多花黑麦草和小黑麦生长速率与气象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测定期间的最高温度与太阳辐射和两种牧草生长速率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6、0.95和0.89、0.79;小黑麦刈割次数的增加会造成生长速率的下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究不同牲畜粪便浸提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4种牧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3种浸提液(鹿粪、牛粪、羊粪)及其不同浓度(0、25%、50%、75%、100%)处理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关指标。【结果】受试的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因牲畜粪便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异。3种浸提液均促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生长,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下降;3种浸提液均抑制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种子的萌发,低浓度浸提液处理促进其幼苗生长;多年生黑麦草(Poaceae lolium)的发芽势、根长受3种浸提液影响升高,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鹿粪粪便浸提液影响下,发芽率显著降低,3种粪便浸提液均抑制供试牧草幼苗生长。【结论】牛粪浸提液促进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羊粪次之,鹿粪最差。  相似文献   
214.
三峡地区灌丛草地放牧山羊日粮组成及其喜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三峡地区灌丛草地研究放牧山羊的日粮组成及其喜食性。结果表明,在山羊日粮中50%以上由灌木植物组成。山羊对灌木的喜食性指数极显著地高于禾草和杂类草(P<0.01),而对禾草和杂类草喜食性的差异不明显。在灌木中,山羊对马桑和杉木等的喜食程度较高,其中马桑的喜食性指数为63%,而麻栎、水锦树和柳杉仅为15%、13%和12%。对于禾草,山羊明显喜食芒和黄背草(P<0.05),喜食性指数分别为16%和12%。对杂类草中的竹节草喜食性指数为13%。  相似文献   
215.
为探究苜蓿(Medicago sativa L.)混播草地施用羊尿后土壤氮素转化和吸收规律。本实验通过温室控制,研究了4个羊尿施用梯度下(0,8.64,25.92,43.20 kg·hm-2,分别记为N1,N2,N3,N4),苜蓿+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混播草地和裸地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施用羊尿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第1天达到峰值;硝态氮含量在第9天到达峰值;N1和N2处理下,土壤脲酶活力显著增加,N3处理下脲酶活性降低;羊尿施入提高了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羊尿施入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粗蛋白含量,添加羊尿增加无芒雀麦在混播草地中的生物量和竞争力。苜蓿混播可以调控羊尿中氮素转化吸收效率,减少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尿液中氮的环境释放风险,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6.
为探究划区轮牧对放牧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周期为36 d的6个小区划区轮牧试验,通过对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指标含量的测定,研究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轮牧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8月进行划区轮牧时,在牧期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随放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根据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的降低量计算出苜蓿草地平均每天为每只羊提供的干物质和粗蛋白量分别为1.65 kg和318 g。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的产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品质则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21 d时品质最好,经过30 d的再生,地上生物量可达3.73 t·hm-2,粗蛋白产量可达0.8 t·hm-2。另外,由于绵羊采食的选择性,导致仅剩木质化茎秆的残茬对再生初期苜蓿品质的影响较大,建议牧后对残茬进行刈割以提升再生期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