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
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滤纸和木薯渣的分解能力、产酶活性等指标比较嗜热侧孢霉、黑曲霉、康宁木霉、白腐菌等8株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这8株菌均具有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其中康宁木霉、白腐菌、无花果曲霉水解圈效果明显;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比较稳定,且酶活性较高;康宁木霉、白腐菌、嗜热侧孢霉、无花果曲霉对滤纸和木薯渣的实际分解效果较好.固体发酵培养到第5天时,对粗纤维和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依次为无花果曲霉(23.98%、20.76%)、康宁木霉(23.35%、20.22%)、白腐菌(23.08%、20.16%);固体发酵培养到第10天时,对粗纤维分解率较高的是无花果曲霉(39.22%)、嗜热侧孢霉(36.39%)、米曲霉(35.11%),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是嗜热侧孢霉(42.37%)、无花果曲霉(39.99%)、康宁木霉(38.97%).  相似文献   
82.
乐果在香蕉生长过程中经常作为防治害虫的农药而使用,且成为日常果蔬安全检测的重要对象.本研究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香蕉秸秆堆肥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子(C/N、温度、含水率、pH及通风方式)对乐果残留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蕉秸秆堆肥对乐果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降解的各单因素得出,在通风方式为机械翻堆下,C/N为35:1,温度为40℃,pH为9.7,含水率为40%时,乐果在香蕉秸秆堆肥过程中达到最佳降解速率,其最小降解半衰期为0.15d(3.6h).  相似文献   
83.
采用杭椒2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硒肥施用水平对辣椒果实硒含量、产量及各器官中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肥不会影响辣椒不同生育期根、茎、叶、花芽中的磷、钾含量。但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指标在施硒量为20 kg/hm~2时达到最高值,该处理下株高为32.26 cm,茎粗为7.29 cm,产量为954 g/株,果实中硒含量为128.81μg/kg。因此,适量施硒可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果实硒含量和产量。但过量施硒则不利于辣椒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84.
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其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文章论述了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分析了海南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构建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以期为科技创新促进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向"王牌"转变发挥重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除草剂对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是形成植物群落、决定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组成、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释放及其效应强弱除了与植物的内在特性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生存的环境。本研究运用野外实验和室内生测法,以触杀型除草剂百草枯、传导型除草剂草甘膦和选择型除草剂稳杀得的不同剂量(1/4倍推荐剂量、1/2倍推荐剂量、1倍推荐剂量)的药液处理蟛蜞菊,对施药蟛蜞菊进行动态取样,以小白菜为受体检测其化感作用在不同除草剂胁迫下的化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施药后40天内,施药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度变化幅度大于对照,但这种表现在质量浓度为0.5g/ml提取液下才明显;(2)不同种类除草剂使蟛蜞菊化感作用强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均在施药后的第20天;(3)施药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度经一定的波动后,最后几乎都恢复到对照水平;(4)不同除草剂相同施药水平(1/4倍推荐剂量、1/2倍推荐剂量、1倍推荐剂量)下的同质量浓度提取液的化感作用强度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除草剂的作用强度和机理有关;(5)蟛蜞菊的化感成分不随施药与否、施药浓度高低、生长阶段而改变。综上所述,化学除草剂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强了蟛蜞菊的化感作用,从而增强了其入侵潜力。  相似文献   
86.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杂草化感作用的盆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巴西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种子为受体做盆栽试验, 测定杂草种子发芽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探讨假臭草作为绿肥时对几种常见大田草的抑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假臭草对杂草种子发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稗草和飞机草,在较低(0.005 kg/ kg、0.010 kg/ kg)施肥水平即可完全抑制其萌发;假臭草对杂草植株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甚至还会促进某些杂草的生长。因此,在利用假臭草的化感作用控制杂草时,应在杂草萌发前进行控制,而且控制对象应该是对化感作用敏感的杂草。  相似文献   
87.
香蕉茎秆堆肥化处理腐熟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香蕉茎秆和鸡粪为主要填料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香蕉茎秆堆肥化过程中几种与腐熟度有关的物质含量和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度评价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C/N比、阳离子交换量(CEC)、CEC/TOC可以作为香蕉茎秆和鸡粪堆肥化处理腐熟度评价的化学指标,而pH值和水溶性有机碳(WSC)不能作为腐熟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8.
外来入侵植物与地下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百草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除草剂百草枯在3种不同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及其部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百草枯对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0.05~5mg/kg的百草枯在施药后30d内,真菌种群严重被抑制;硝化细菌种群和纤维素分解菌种群均呈刺激效应;低浓度的百草枯刺激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种群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百草枯则抑制其生长。结果同时表明,百草枯对土壤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影响均表现为刺激效应。随着加药时间的延长,这种刺激或抑制作用又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0.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大田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巴西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茴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为受体做生测实验,研究入侵杂草假臭草的鲜样浸提液与干样浸提液的化感作用,为假臭草的绿肥化利用与入侵风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假臭草鲜样浸提液还是干样浸提液均对供试的几种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的。在5种供试杂草中,巴西含羞草对假臭草的化感作用耐性最强,飞机草次之。但几种杂草在较高浓度下根全部受到抑制,不能生长。鲜样和干样浸提液强度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将假臭草作为绿肥来防治农田杂草有一定前途,但针对不同的作物系统与主要杂草种类要有广泛的化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