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高产 优质 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邯685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685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邯郸284为母本、邯97HS-62(GK12选系)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冀东早熟棉区春棉种植以及其他同类型棉区种植,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2.
为了阐明不同中熟棉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优势杂交组合选配亲本材料,最终得到目标优良种质及审定品种,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中熟棉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用于供试材料的PCR扩增。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68个位点,其中90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产生5.29个多态性位点,多态率达53.57%。利用NTSYS-pc2.11软件数据分析显示,87份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61~1.00,平均值为0.82。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时,可将87份棉花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第Ⅰ类群包含65个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2个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本文中选用的中熟棉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今后结合分子标记结果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创制新的中熟棉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3.
李世云 《吉林农业》2010,(11):168-168
近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威胁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而传统的防雷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防雷技术的新要求,探索一条新的防雷之路来解决新问题,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成为时下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4.
棉花单株选择对产量表现有着较大影响,为更好地配合棉花育种工作提高选择效率,对单株选择的技术要点进行概述,旨在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概述盲蝽蟓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结合多年试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棉田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6.
农村信用社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三大产物之一,其初衷是在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及广大农村调剂资金的余缺,通过社员入股的方式,构成微薄的资本金,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小额资金服务。已经有50年风雨历程的农村信用社,因历史积弊,一直是困扰中国金融业的难题。1995年县级联合社相继与农行分开办公,1996年年末正式独  相似文献   
27.
<正> 邯郸284由邯郸市农科院育成,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资助,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早熟不早衰,深受棉农的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1年馆陶县天河村种植375亩,平均亩产籽棉335公斤,最高地块亩产籽棉460公斤;邱县马固种植510亩,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2002年在邯郸的邱县、曲周、鸡泽、馆陶及邢台、衡水等地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产籽棉300~350公斤,许多地块亩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8.
棉花新品种邯棉103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邯棉103是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种邯333为母本和转BT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于200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6009号)。1998年配制杂交组合,F1代冬天在海南岛种植。1999年F2代在枯黄萎混生病圃种植,鉴定其抗病性与丰产性,同时进行抗虫性鉴定,好株混收,冬天海南加代。  相似文献   
29.
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棉邯901为试验材料,在高密度(82 500株/hm2)栽培条件下,研究了4月30日(正常春播)、5月5日、5月10日和5月15日不同播期处理对棉花生育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处理有助于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果枝数和单株铃数,但对单位面积总铃数、衣分和籽指影响不大;烂铃率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5月15日播种烂铃率为0;5月5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且显著其他播期处理,5月10日和15日播种的籽棉产量与4月30日播种相当。在黄河流域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可适当推迟播期,并采取不覆膜、增加密度的种植方式,使棉花吐絮期避开雨季,减少烂铃,节省人力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本研究条件下,邯901的适宜播期为5月15日,该播期下无烂铃,且籽棉产量与4月30日播种相当。  相似文献   
30.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