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0篇
  1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移栽叶龄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15)N-肥料去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叶龄移栽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其氮素去向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移栽叶龄推迟,水稻产量显著降低,籽粒与秸秆氮肥吸收量、肥料利用率及其残留量也降低,而氮素损失增加。水稻所吸收的氮素约2/3来源于土壤氮,1/3来源于当季肥料施的氮。肥料利用率为20.8%~25.7%,氮肥残留率为17.9%~32.2%,有42.1%~61.3%的肥料损失。无论哪种叶龄移栽条件下,肥料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中。研究表明水稻早栽能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降低氮素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13.
简述了国内外种业发展趋势,分析贵州种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种业发展对策,以促进贵州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旱育缺锰水稻秧苗在大田生长发育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田间条件下旱育缺Mn水稻苗和正常苗移栽水作田和旱作田后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缺Mn苗除株高与正常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性状包括分蘖、成穗和产量均低于正常苗,穗粒数、千粒重也表现同样的规律。若生产上采用缺Mn苗,不论采用传统的淹水方式、地膜覆盖旱作或麦秸覆盖旱作以及采用其他任何补救措施,均不能达到正常苗所达产量。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土壤表层锰损失主要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水旱轮作稻田表土Mn损失主要机制以及施N水平对植株Mn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促进植株对Mn的吸收 ,土壤表层活性锰部分被植株所吸收 ,部分重新积淀在土壤下层 ,只有少部分淋洗出土体 ,收获是土壤Mn损失最主要形式 ,收获物 82 %以上的Mn积存于秸秆中 ,实行秸秆还田是保持土壤Mn肥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豆薯是我国明末时期由美洲引种的作物之一。豆薯品种(系)开花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豆薯花序着生在主茎和分枝的叶腋上,在种子生产中主蔓的8~18节上形成花序,不同品种(系)第1花序着生部位(节间)有差别;不同品种(系)和同品种(系)不同生长条件下花序长度变化极大;将豆薯开花的过程划分为6个时期,花冠半伸期为去雄杂交关键时期;整株和每穗开花顺序多数由下部花序向上部逐渐开放,但相邻花序不同花簇上的花蕾可在同天开放;每天开花时间在10:00前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四川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传统意义上水稻也是耗水量最大的作物.在都江堰二王庙的石墙上所保留的一条农谚"稻田足水慰农心",便是讲水在水稻生产和稻农心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四川盆地,除都江堰灌区和其它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及大部分冬水田外,许多稻田仍为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和等水迟栽田.由于盆地内部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每年部有不少地方等雨、等水栽秧,后期的干旱缺水也使水稻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四川省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简称覆膜水稻。该技术2003~2008年示范推广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名称是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水稻覆膜大三围栽培技术。2008年8月定名为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农田蔬菜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d、Cr、Zn、Cu、Ni、Hg及红萝卜对Zn、Cr、Cu富集能力则相对较弱,可作为研究区域Cd、Hg、Cr、Pb、As、Ni、Cu、Zn污染土壤优先选种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增施有机肥对冬水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究冬水稻田耕层土壤培肥的有机肥科学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施用等量常规化肥基础上,分别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A_1~A_5)5个水平,以不施用任何肥料(CK_1)和仅施用常规化肥(CK_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可提高水稻产量,以A_2处理增产率最大,较CK_2增产6.44%;A_3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其中籽粒的氮、磷含量较大,秸秆的钾含量较大;A_2处理水稻养分含量及吸收量均最大。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冬水稻田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但A_2~A_5处理间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在常规化肥用量基础上配施1 500~4 500 kg·hm~(-2)有机肥料(A_1~A_3处理),可提升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是冬水稻田有机肥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