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培养基及ZT诱导对洋桔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洋桔梗叶片为材料,以培养基MS+6-BA 0.5mg/L+IBA 0.2mg/L为对照,将在对照培养基上培养的叶盘转接到含不同激素组合(6-BA 0.2—0.5mg,L、IBA 0.05~0.1mg/L、NAA 0.01~0.2mg/L、ZT 0.5~1.0mg/L)的培养基中培养30d;将不同分化时期的愈伤组织每隔3d转接到MS培养基中培养30d,观察洋桔梗不定芽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将已诱导15d的叶盘转接到MS+6-BA0.3mg/L、MS+6-BA 0.4mg/L+IBA 0.05mg/培养基中培养,利于正常不定芽的生长,分化总芽数和正常芽总数、平均每叶盘正常芽数明显高于对照,正常苗率与对照相差不明显。此外,将现芽点6d以前的不同分化程度的愈伤组织接到MS培养基中,则不利于正常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现芽点第6d的愈伤组织转接到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其总分化芽数、正常芽总数、平均每叶盘正常分化芽数均高于对照而正常苗比率与对照相差不明显.显,说明现愈伤后不定芽的分化还继续需要外源激素的参与,以减少不定芽的玻璃化。  相似文献   
102.
以12个不同类型苦瓜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发育进程中的果实及种子的形态学性状变化及种子生活力、干重及含水量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苦瓜种子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膨大阶段、干物质积累阶段及成熟脱水阶段。苦瓜种子在12DAA(Date after anthesis)后开始具备生活力,充实成熟期在花后22DAA左右,此时具有最高的发芽率,而在此后的时期却略有下降。果皮颜色在22DAA左右从浅绿色转为黄色,假种皮颜色也在22DAA转红色,种壳完全转为褐色,种子达到充实成熟期和果实外部形态性状的明显变化基本同步。因此,可通过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假种皮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种子的最佳采收时间,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3.
山药ANS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性及其与花青素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花青素合成酶(ANS; EC 1114111119) 基因在山药地下块茎花青素积累过程中的功能,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田薯(Dioscorea alata L. ) 地下块茎中分离到一个ANS 基因(DaANS1) ,并运用相关软件、Norhtern杂交和原核表达等技术分析了该基因; 同时测定了ANS酶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 该基因序列大小为1 387 bp, 最大开放阅读框(ORF) 、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由1 077 bp、9 bp和301 bp组成, 且有真核生物基因5′- 和3′- 末端序列的典型特征, 是一个完整的全长cDNA序列;DaANS1最大ORF可编码358个氨基酸, 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4 kD和5.26, 并含有依赖于2 - 酮戊二酸和Fe2+氧化的保守结构域, 其中包括与2 - 酮戊二酸特异结合的精氨酸2个(Arg295、304) 及与Fe2+结合的保守组氨酸5个(His238、243、249、276、294) 和天冬氨酸3个(Asp240、260、279); DaANS1与所选被子植物ANS基因的同源性均远高于与裸子植物的同源性, 而且与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旋花科植物ANS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 但仅能将属、种间植物合理分类; DaANS1 表达丰度从初前期增至最强的盛前期后一直降至最低的后中期, 到收获时又稍增强, 其表达模式与ANS酶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具协同性。这些结果表明, DaANS1 为植物ANS基因的一员, 可评价属、种间植物的亲缘关系, 在转录水平上受到调控而影响田薯地下块茎花青素形成。  相似文献   
104.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搜索NCBI数据库获得迄今植物中所有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序列共77条,其中全长序列43条;对全长序列进行进化分析表明,植物SPS基因分为A、B、C和D四个家族,同一植物体内有多个分别属于不同家族的SPS基因;比对A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SofS PSl、水稻(Oryza sativa)OsSPS4、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pSPS和竹子(Bambusa oldhamii)BoSPS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获得甘蔗A家族SPS基因(SofSPSA)2 553 bp序列,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甘蔗SofSPSA基因全长cDNA序列3 906 bp;该序列包含一个3 183bp的开放阅读框(ORE),编码1 06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其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l18.4kD和6.09.该序列的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后359bp处,终止密码子(TAA)后还有一段365bp的非编码序列,并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GenBank登录号:HM854011); SofSPSA与SofSPSⅡ、OsSPS4、LpSPS、BoSPS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3%、91.8%、91.6%和91.9%,一致性分别为99.2%、87.9%、87.5%和87.8%;设计引物分别扩增正、反向SofSPSA基因ORF并分别连到pBI121上获得由组成型表达启动子35S驱动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BI-SofSPSA和pBI-anti- SofSPSA,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利用甘蔗SPS基因改良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2009年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和隆安县金穗公司农场对11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1年新植的区域试验和1年新植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桂辐98/296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最高,增产增糖明显。闽糖95/261、赣南99/591和B8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福农02/3924、粤甘18和福农99/20169早熟高糖,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06.
大肉2号苦瓜     
方锋学 《农技服务》2003,(11):19-19
<正> 大肉2号苦瓜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用泰国曼谷苦瓜G10-26作母本,广西地方品种苏圩苦瓜S5作父本杂交的F_1。200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1、产量表现 该品种从1996~  相似文献   
107.
毛节瓜新品种桂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品种来源 桂优1号毛节瓜是由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采用梧州毛节瓜经2代自交定向选育的自交系作母本,南宁毛节瓜作父本,杂交选育的93-6的品系。2002年7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8.
1981-2020年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田耗水组分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理解农田耗水组分特征对提高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1981-2020年西峰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定位观测资料,分析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田耗水组分特征及年代际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研究区冬小麦田全生育期耗水量平均为315 mm,生育期降水和休闲期土壤贮水消耗占比分别为69.4% 和30.6%,不同年代、不同生育阶段耗水组分存在差异,起身-开花期是休闲期土壤贮水消耗的主要时期;随着年代际推移,LAI、干物质量、产量及WUE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LAI增加主要受年际降水的调控作用,且与耗水组分中生育期内降水增加密切相关,而近10年(2011-2020年)受生育期降水增加及抗旱高产品种影响,冬小麦干物质量、产量及WUE显著增加(P<0.05)。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厚皮甜瓜新品种丰蜜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蜜6号是以翠蜜高代自交系100为母本、珠海哈密瓜2号高代自交系00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卵圆形厚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发育期45d(天),果皮黄色,覆稍稀中粗网纹,果肉橙色、厚3.7cm,肉质致密脆甜,后熟后变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单果质量1.56kg左右,每667m2产量2200kg左右。适合广西地区春、秋茬大棚搭架栽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