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独本菊又名品种菊、标本菊,每盆栽培一株,生长发育充足,每株独放一花,能完满表现品种特性。大花品种直径一般可达35cm~40cm,宽瓣展开约达7cm,长管垂直可达50cm~60cm。  相似文献   
72.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札记·月令》言此时的气候特点:"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事可以内。"在这节气中,应早卧早起,以养肝气。我国大  相似文献   
73.
本刊讯辽宁省抚顺县上马乡坎木村农民赵国富是远近闻名的果树状元。走进他家就会看见果树状元户的奖杯。赵国富自豪地告诉笔者,辽宁省的尖把梨标本也只有200g,而他栽植最大的果实重300g。由于赵国富栽植的尖把梨个大、口感好,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2002年,赵国富被抚顺县授予"果树状元户"的称号。  相似文献   
74.
选取26份小麦地方品种,75份黄淮麦区小麦改良品种,97份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改良品种,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调查供试品种的穗长、株高、千粒质量和小穗密度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鉴定筛选到抗病品种2个,中抗品种(系)35个,中感品种(系)77个,高感赤霉病的品种(系)84个.利用FHB1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进行检测.其中在Fhb1位点上表现为抗病性基因型(Fhb1+)的小麦品种(系)33个,在Fhb1位点上表现为感病性基因型(Fhb1-)小麦品种(系)165个,且呈抗病基因型品种与感病基因型品种的平均病小穗率差异显著(P<0.05).FHB1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显著高于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小麦品种.此外,筛选得到抗性达到中感及以上水平的小麦品种(系)114个,考察农艺性状发现扬麦18、宁麦19、宁麦8号、扬麦12、等18个品种(系)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小麦赤霉病育种的亲本选用.  相似文献   
75.
栽培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进一步明确我国西北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2008—2009年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7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陇东地区旱地玉米根系时空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根系长度和根干重均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且随土层的加深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模式0~150 cm土层玉米根系长度显著大于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模式(P<0.05);120~150 cm土层根长百分比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撮苗种植模式最大,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模式次之,露地种植模式最小;根干重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且垄沟>垄中,全膜双垄沟播>常规覆膜>半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撮苗种植;与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模式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7.72%、22.01%和47.0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41%、18.54%和43.57%,是陇东地区旱作玉米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6.
盆栽梅花的肥料与水分应当注意及时、适量。春后花谢应进行翻盆换土,土宜疏松肥沃,施用一些晒干的粪渣(鸡粪或鸽粪)置于盆底做基肥。翻盆后浇透水1次,保持盆土滋润,不干不浇,浇则要透。因梅花对土壤较敏感,土壤水分过多,叶片易发黄脱落。如果发现青叶脱落,则是盆土过干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在木薯生产乙醇的液化糖化阶段,双酶法在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辅助下,可以提高还原糖的得率和浓度,并且降低液化的温度和缩短糖化时间。基于上述工艺,对发酵阶段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酵母的培养时间为24 h,发酵时间为48 h;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物尿素的最适量为原料的0.5‰,磷酸二氢钾为0.5‰,氯化钙为1.0‰,硫酸镁为0.5‰。  相似文献   
78.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农村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为云南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蓝藻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性繁殖,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结构与功能,给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对其综合利用的研究,变废为宝,将为水体处理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系统介绍了蓝藻在能源化利用、提取天然色素、提取藻胆蛋白、提取多糖、生物固氮及其他方面的利用情况,以为蓝藻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正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危害重,难防治,在露地栽培中一定要加强此病的识别和防治。常见的病毒病有花叶病、条纹病、蕨叶病。1.病毒病症状(1)花叶病多发生在嫩叶上。发病时,叶片呈现浓淡、绿黄相间的花叶,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皱缩,落花落果,果小质劣,有时果实呈花脸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