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1.拆卸和安装转向制动带 东方红-75型拖拉机转向制动带损坏后,拆卸的方法是:拆下主油箱、左右托架、后桥上盖的全部连接件及固定螺栓,拆下制动带的柱杆、杠杆、长销和前后回位弹簧,拧松后桥底部制动带限位器,打开左、右履带,一人沿被动鼓弧形方向向前拉紧制动带前半部,另一人转动驱动轮,制动带即可自行退出。安装的方法是:在备好的制动带销孔中栓一根长约600mm的8号低碳钢丝,沿被动鼓前部插入,从后部拉出,边插边拉,制动带装复到位后,拆下低碳钢丝,逆拆卸顺序安装其它各件。再按要求调整左、右操纵杆及左、右制动带踏板的自由行程。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差别,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特有的序列,利用SSH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实验方)与鸡伤寒沙门氏菌Sg9(驱动方)基因组进行了比较。选择四碱基内切酶Rsa I将C79-13与Sg9基因组DNA酶切,酶切的C79-13基因组DNA分成两份,分别与接头1和接头2R连接,然后进行两轮杂交和两轮PCR,得到消减混合物,将其与PCR 2.1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建立消减文库。结果共获得400个阳性克隆;筛选24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部分省市鸡白痢和鸡伤寒的单抗阻断ELISA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抗阻断ELISA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了鸡白痢、鸡伤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2309份鸡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359份,阳性率为15.5%,不同鸡场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从0到54.5%不等。表明,我国鸡群中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44.
用RT—PCR技术扩增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Chicken/Shanghai/F/98(简称F株)的核蛋白(NP)全基因。18个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以Q/HK/G1/97为代表的、并和同期香港发生的人流感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毒株相互间同源率达98.3%一99.3%,而F株与它们的同源率为92.2%一92.8%。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F株独成一组,可暂时划分到类C/Ko/323/96亚系。从目前已发表的H9N2毒株NP基因数据不能确定F株的来源。  相似文献   
45.
猪源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耐药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气单胞菌在我国猪粪便中流行情况及耐药谱,2017年3~7月从河南省4个地区,共采集370份猪粪样品,通过缓冲液蛋白胨水增菌培养后,使用添加有氨苄青霉素的气单胞菌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分离气单胞菌。可疑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鉴定。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7种抗菌药物耐药谱。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1株气单胞菌,分离率为2.97%,其中豚鼠气单胞菌5株(占45.45%),杀鲑气单胞菌2株(占18.18%),中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水生气单胞菌和贝斯特润气单胞菌各1株(各占9.0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耐药率为100%,磺胺甲恶唑、氟苯尼考耐药率81.82%,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除了其中1株气单胞菌,其他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磷霉素、恩诺沙星均敏感,各菌株均呈多重耐药性。表明我国健康猪粪便中携带气单胞菌,如果造成水源或者食物污染,可能有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感染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后猪体内的PCV2抗体水平,随机采集90份免疫猪的血液样品(后备母猪、1胎母猪、2胎母猪、3胎以上母猪、3周龄、6周龄、9周龄、11周龄、19周龄猪各10份),通过ELISA检测PCV2抗体。结果显示,除3周龄猪抗体阳性率为90%以外,其他各猪群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猪群没有发生圆环病毒病和其他传染病,猪群生产性能正常。检测结果证明商品猪3周龄首免,3周后二免;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间隔3周二次免疫;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的免疫程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47.
为构建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1与GM-CSF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FMDV的2A基因序列做为Linker将密码子优化的S1基因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连接。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GM-CSF 2A-S1(m),并将其电转化至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埃希菌BJ518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制备重组腺病毒质粒pAd-GMCSF2A-S1(m)。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GMCSF2A-S1。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和GMCSF蛋白在重组腺病毒感染的HEK-293A细胞中获得表达。该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为PEDV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研究目的】提取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选用鸭沙门氏菌经半固体培养基诱导鞭毛,经肉汤培养后,用酸裂解、经差速离心、硫酸铵沉淀,分离出粗制鞭毛蛋白。将粗制的鞭毛蛋白用SDS-PAGE和磷钨酸负染投射电镜观察,并包板做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SDS-PAGE显示提取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0 KD,且纯度较高,抗原性较好,每1000 ml培养液可获得32.8mg鞭毛蛋白;【结论】酸裂解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鞭毛蛋白,抗原性较好,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介绍了海门市为解决近年来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信息的问题,建立一整套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