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2017-2019年990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进行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研究发现,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术界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文献迅速增加,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发文作者之间的研究合作也十分欠缺。在研究机构的分布上,主要以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学术力量雄厚的"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且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较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共被引作者主要有贺雪峰、刘彦随、叶兴庆、黄祖辉、王亚华、陆益龙、黄宗智、沈费伟、陈锡文、温铁军、刘合光等,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仍具有重要影响。学者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展开了研究,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扶贫、城镇化、乡村旅游、实现路径、返乡创业等是乡村振兴研究的热点领域。根据乡村振兴研究的基本情况、进展及热点分析,结合具体的文献研究,对未来乡村振兴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以天山西部山区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气象要素监测较完整的遥测站点和临近气象站的气象要素,用彭曼-蒙特斯公式和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气象数据缺测条件下山区水面蒸发量,以遥测站实测水面蒸发量为标准,对彭曼-蒙特斯公式和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而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小。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水面蒸发的变化趋势较一致且优于彭曼-蒙特斯公式,对于气象数据缺测条件下山区蒸发量较适合。  相似文献   
123.
利用浸渍了酚醛树脂的木材刨花制造耐水性刨花板,探讨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150℃、热压压力3.0MPa、热压时间25min时酚醛树脂浸渍型刨花板可获得较佳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4.
土壤镉污染的原位钝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南方稻田土壤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通过文献学分析发现土壤中镉污染的原位钝化技术研究中最常用的是施用石灰和硅肥,重点阐述了土壤中镉污染的原位钝化控制技术,包括石灰、赤泥、硅肥、钾肥、钙镁磷肥、粉煤灰等物质或肥料等无机改良剂,及禽畜粪便、作物秸秆、泥炭、豆科绿肥和堆肥等有机改良剂的应用效果,指出应加强原位钝化控制镉污染土壤及其最合适用量水平和施用方法的研究,尤其要关注如何合理利用原位钝化剂阻控土壤中镉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5.
简要阐述了气象因素与花椒品质的关系,建立了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江津地区种植的具有独特“富硒”特色气候品质的青花椒进行认证和评价,为富硒青花椒贴上“气候身份证”,打造江津青花椒的“硒有气质”。  相似文献   
126.
岳阳张氏正骨是湖湘著名的中医正骨学术流派之一,气血理论为其主要学术根基,尤以强调“以气为先”,在其对病因病机的研究、对治法治则的确立等方面都立足于“以气为先”。在临证运用方面,以理气活血为基本治则,既重视局部施治,又重视全身的调理,强调内外用药相结合,实现调理气机、理气活血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7.
为深入了解干旱绿洲规模化节水治盐后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特征,有效控制盐渍化,以焉耆盆地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5、2015、2020年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和地表含盐量、土壤含盐量、地表灌水量、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等指标,借助ENVI和ArcGIS软件,获取各指标的时空分布栅格图件,将各栅格图件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可拓层次分析法权重进行空间嵌套并叠加,定量化揭示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进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盐渍化经历了2000—2005年扩张、2005—2015年显著减少、2015—2020年趋于稳定3个阶段,从发展趋势看,研究区盐渍化处于减轻并趋于稳定态势;盐渍化严重的区域主要是博斯腾湖滨;由可拓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下水埋深(0.325)、地下水矿化度(0.282)、土壤含盐量(0.198)、地表含盐量(0.184)、地表灌水量(0.031),可见,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是影响区域水盐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为焉耆盆地控制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定量化揭示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进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山茱萸果实为试材,采用果实形态结构观察以及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对山茱萸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期为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物质积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依据果实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可以将山茱萸果实发育划分为3个时期,依次为幼果期、中果期和成熟期。不同发育时期山茱萸果实品质指标呈规律性变化。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幼果期为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成熟期果实纵、横径和单果干质量的变化趋于稳定,可以为采收期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采用荧光模拟底物法监测了精养池塘水中碱性磷酸酶(AP)、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肽酶(LAP)以及脂肪酶(LIP)活性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胞外酶活性在不同粒径生物上的分布,并探讨了池塘水中酶活性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草鱼池塘水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0.18~1.63μmol/(L·h),亮氨酸氨肽酶活性范围为0.28~1.66μmol/(L·h),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96~3.49μmol/(L·h),脂肪酶活性范围为1.48~2.68μmol/(L·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池塘水中胞外酶活性呈现明显的月份动态变化。4种典型胞外酶在池塘水中不同粒径生物上的酶活性分布不同。β-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主要来源是3μm粒径的浮游生物,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来源为0.22μm粒径的游离态,脂肪酶活性主要来源于0.22μm的游离态和3μm粒径浮游生物。养殖池塘水中β-葡萄糖酶活性与NH_4~+-N、TN、TP、IP、COD_(mn)、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O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酶活性与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与NH_4~+-N、NO-2-N、TN、TP、IP、COD_(mn)、Chl.a呈显著正相关,与T和pH呈显著正相关,与DO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植物营养剂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营养剂处理的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高于叶面肥绿芬威、诺翠丰和清水对照。其中植物营养剂处理的番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番茄红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相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了9.5%、34.5%、82.6%、46.1%,增加了糖酸比,改善了果实口感,同时降低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