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半干旱区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在半干旱区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造林技术及其优势,为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培育特色农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特色农业合作组织进行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分析了其可能的发展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3.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  相似文献   
24.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和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渗透胁迫下烤烟内源多胺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培试验,以PEG 6000为渗透剂,研究了渗透胁迫对烤烟内源多胺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处理使烤烟根中腐胺(Pu 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显著增加,而且随渗透势降低变化幅度增大;随胁迫时间延长,Pu t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Spm和Spd含量在胁迫处理6 h时最高,之后逐渐降低。渗透胁迫下烤烟叶片中Pu t含量和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根中Pu t含量的变化相一致;Spd含量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在胁迫处理18 h达到高峰,而后显著下降;Spm含量和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叶片中Pu t含量与其AD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渗透胁迫下烤烟叶片Pu t的合成主要是由精氨酸在ADC的作用下直接脱羧而形成的,而Pu t的积累有利于提高烟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6.
忻州市地处我国内陆,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地区。针对广大旱地区生产条件特点与存在问题,在旱地农业集优技术研究及旱薄低产田开发的总体方案设计中,我们所拟定的综合配套措施与开发研究内容是:一保、二增、三调、四复、五选、六密、七轮、八间、九管。简称"旱作九字集优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1996年-1998年巴盟春小麦区域试验结果资料,对参试的10个品种进行了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地点以及品种X地点互作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参试品种中,河优2号小麦品种表现优良,将成为目前对照品种永良4号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8.
29.
褐环乳牛肝菌对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和油松苗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和油松幼苗的出棚成活率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的增强其抗逆性,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用实验室生产的褐环乳牛肝菌优良菌株Suillus luteus SP4,SP7,SP8以及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液,应用蘸根的方法对1年生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幼苗和1年生轻基质营养包油松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剂接种两种幼苗的菌根侵染效果好于单独使用一种菌剂侵染,且接种油松幼苗的效果好于樟子松幼苗;相应的用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剂接种的樟子松幼苗和油松幼苗的生长指标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群体光合性能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在整个生育期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散粉至乳熟期间,因不同品种而异。净同化率则呈“马鞍”型曲线变化。多分蘖品种科试1号、植株高大品种东陵白与农大647在生育期间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较高,东陵白生育前、中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高值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其生物产量高的生理基础。生产中,采取合理栽培措施,克服此类品种植株高大、个体繁茂、群体郁蔽导致植株病害和倒伏严重的不足,可实现青贮玉米群体生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