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黄瓜(品种'L–1')花挥发性化合物共81种,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等16大类,主要成分有叶醇、(S)–氧化芳樟醇、正己醛和乙酸癸酯等.应用自制"Y"形嗅觉仪测定了11种挥发性化合物不同梯度(10、102、103、104、105)稀释后对西花蓟马行为的影响,发现西花蓟马...  相似文献   
32.
甘草种子害虫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宁夏盐池高沙窝和永宁征沙渠的野生、人工种植甘草田进行调查和室内剖种观察.统计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害虫种类及其数量,分析研究甘草种子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生活史,并提出甘草豆象和甘草种子小蜂的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33.
辛硫磷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辛硫磷在甘草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标准,采用田间试验和液相色谱法,测定辛硫磷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小检出量为1.00×10-9g,最小检出含量为0.005 mg/kg。不同进样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1~10μg/mL的范围内,辛硫磷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2190X+0.1658(r2=0.9940)。甘草中辛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在81.7%~85.1%之间,RSD介于3.39%~5.91%之间,甘草对应根际土壤中辛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在90.9%~95.3%之间,RSD介于2.89%~4.07%之间,各项指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检测限量的要求。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不同时期甘草根及土壤中辛硫磷的残留含量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分别为CT=1.0024e-0.1027T(r=0.9715)和CT=0.4577e-0.0402T(r=0.9836),残留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75 d和17.24 d;40%辛硫磷乳油依推荐剂量1次施药后40 d,2次施药后53 d,在甘草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均低于0.05 mg/kg,因此建议40%辛硫磷乳油在甘草上依推荐剂量1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40 d,2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53 d。  相似文献   
34.
归纳总结宁夏几种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的种类和发生特点,介绍草地贪夜蛾、烟粉虱、苹果蠹蛾、西花蓟马和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防控策略,旨在为宁夏更加科学防控重大外来入侵害虫打好基础,为宁夏的生态安全、物种多样性以及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5.
宁夏苜蓿蚜虫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宁夏分布广泛且严重危害苜蓿的4种蚜虫,即苜蓿无网长管蚜、豌豆无网长管蚜、苜蓿斑蚜、豆蚜。并对这4种蚜虫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报导。  相似文献   
36.
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结构特征,2010年5~9月利用网捕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6个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的组成、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总计捕获鉴定昆虫种类87种,隶属13目37科。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昆虫以直翅目丝角蝗科、癞蝗科和鞘翅目拟步甲科为优势类群;经过对各生境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样点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盐池、贺兰山、同心、白马、大青山、香山样带;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8月、6月、5月、9月。聚类分析表明,这6种典型生境中的昆虫群落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7.
为科学测报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并对其精准防控,2022年采用Z形抽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设施番茄基地内番茄潜叶蛾虫口密度进行调查,通过适合度检验、聚集指标和Iwao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番茄潜叶蛾的空间分布型,并建立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模型。结果显示,西夏区番茄上番茄潜叶蛾的虫口密度为0~4头/叶,其中虫口密度为0和1头/叶的频次较多,且频次与虫口密度负相关;经空间分布型适合度检验,西夏区番茄上番茄潜叶蛾的空间分布型符合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经聚集度指标检验,西夏区番茄上番茄潜叶蛾呈聚集分布;经m*-m回归分析,西夏区番茄上番茄潜叶蛾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个体成分为个体群;根据建立的番茄潜叶蛾田间理论抽样数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可为该害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8.
张治科  苗芳芳  吴小梅 《蔬菜》2023,(12):32-38
摘要:为高效防治西花蓟马,针对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蔬菜及其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性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其中采用组织培养法和笼罩法分别研究了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蔬菜(黄瓜、辣椒、茄子、豇豆、番茄、芹菜、甘蓝)及其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组,在番茄、黄瓜、甘蓝、豇豆上成虫着虫数均以中部叶片最多,分别为14.33、10.33、10.80头和10.00头;在辣椒、芹菜和茄子上若虫孵化数均以中部叶片相对最多,分别为0.33、0.20头和1.80头。在选择性试验组,番茄、芹菜、黄瓜、茄子上成虫着虫数均以上部叶片最多,分别为6.20、2.40、10.00头和4.40头;在甘蓝、茄子、黄瓜和豇豆上若虫孵化数均以中部叶片最多,分别为8.40、4.00、1.80头和1.20头。在组织培养法探究中,黄瓜上成虫着虫数最多(17.17头),茄子次之(4.17头),芹菜(2.00头)、甘蓝(2.00头)、辣椒(1.83头)和番茄(1.83头)上相对较少;若虫孵化数量以茄子(33.67头)上最多,黄瓜、甘蓝、番茄 次之,芹菜和辣椒上相对最少。在笼罩法探究中,成虫着虫数由多到少顺序依次为茄子(4.28头)>黄瓜(4.25头)>番茄(2.12头)>甘蓝(1.72头)>辣椒(1.35头)>芹菜(0.78头),若虫孵化数由多到少顺序依次为茄子(33.67头)>黄瓜(14.50头)>番茄(0.83头),而辣椒、甘蓝、芹菜上没有若虫孵化。综合研究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对黄瓜和茄子具有更强的偏好,其次是番茄、甘蓝、辣椒和芹菜,且西花蓟马优先选择在寄主蔬菜上部和中部叶片取食并产卵。  相似文献   
39.
为筛选对西花蓟马具有生物活性的四季豆挥发性化学物质,阐明西花蓟马与四季豆之间的化学通讯机制以及开辟防控西花蓟马新的策略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四季豆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西花蓟马对不同浓度的5种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四季豆叶片中共鉴定出乙酸叶醇酯(36.38%)、2-已烯醛(7.88%)、顺-3-己烯-1-醇(39.81%)和正己醇(4.42%)等52种挥发性化合物,可归为酯类、醛类、烷烃类、环烷烃类等10类。西花蓟马对浓度为10-1~10-5的1-辛烯3-醇、10-3和10-5的乙酸叶醇酯、10-2和10-5的1-戊烯-3-醇及10-3的异戊酸叶醇酯具有一定的趋向反应;对10-1~10-2和10-4~10-5的异戊酸叶醇酯、10-2和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