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30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一般为3~4月龄的羊。要想护理好羔羊,必须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92.
粮食安全应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一,粮食安全应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不同历史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排序。20世纪50年代,人口较少,粮食保障不是很大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排第二位;到了60年代,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的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成为四个现代化的首位。21世纪初期,粮食完全自给还略有盈余,农业现代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五化目标中没有得到体现;但到2012年,随着人口快速增加,我国粮食进口量明显增加,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农业现代化放到了四个现代化中的第四位;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持续增加,2014年粮食安全被提升至国家一号战略。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薄弱,随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安全矛盾的日益突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和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应该是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高水效农业现代化和生物技术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保障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3.
从新时期林业工作的发展目标出发,解析了林业工作具有的几大特点,并就新时期林业工作的发展给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试验研究不同灌水对 10个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水分亏缺的响应规律基本相同 ,但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充分灌水处理冬小麦生物量较大且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而灌 2水 (拔节~抽穗水 )处理效果较佳 ,其中“6 36 5”抗旱性能和产量潜力最佳 ,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95.
本文就无融合生殖的定义,无融合生殖类型及产生途径,无融合生殖育种的基本条件和判别方法及无融合杂种优势固定育种的优越性等若干问题作了探讨,以促进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6.
优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正>目前,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粮食安全是建立在多变低水的自然降雨和超采地下水的基础之上。随着气候干旱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无疑成为我国政府长期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从传统育种(优选法)→常规育种(杂交)→现代育种(基因工程、分子育种)。育种是从一门有艺术的科学,发展成了是一门有科学的艺术。如今育种的科学性比艺术性更加重要。育种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和系统综合的哲学,有一定创新理论指导和需要精湛艺术的科学。育种学家必须是一个多面手,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关键的基因及创造新的基因型,亲本选配和后代选育是关键艺术。育种学是环境学中的优生学,是生态学中的经济学。作物育种应该遵循以下8大原则:克服高产限制因子原则,高产原则,稳产原则,适应性广原则,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原则,满足社会需求原则,生态选择适应原则,演变进化创新原则。育种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应该重视各种育种技术的相互结合和合理利用,发展和提高育种的科学和艺术水平,同时提高育种效率,选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9.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植物不同种属和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水分利用效率的进化、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及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水分利用效率的转基因和基因克隆、水分利用效率的育种改良及生物节水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说明水分利用效率遗传育种改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在生物节水、节水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为了阐明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在防雨棚内的盆栽条件下,以两个不同抗旱类型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干旱(V1,田间持水量SRWC=40%~45%)、干湿交替(V2,SRWC=40%~45%或80%~85%)和湿润(V3,SRWC=80%~85%)三种不同的水分处理,用ELISA方法测定了小麦在灌浆初期不同部位ABA、IAA、GA1 3、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旱地品种A115叶片ABA含量明显较高,但水地品种石4185根系和穗部ABA含量明显较高,水地和旱地品种对ABA反应部位明显不同;两品种IAA、ZR含量在根部和穗部有显著增加,且IAA和ZR含量增加的比例显著高于ABA.在干湿交替条件下,IAA、GA1 3和ZR含量增加,ABA含量降低.高秆旱地品种在茎秆和叶片中GA1 3的超补偿效应使株高和生物学产量明显增加.而矮秆水地品种石4185在各部位较高的GA1 3含量和积累,尤其是穗部较高的ZR含量显著提高了经济学产量.无论旱地品种A115还是水地品种石4185,在干旱条件下穗部的IAA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干湿交替处理和湿润处理,说明水分胁迫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品种穗部IAA含量都增加,而并非降低.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旱地品种对IAA和GA1 3的反应要大于水地品种,而水地品种对ABA和ZR的响应要显著大于旱地品种.由此可见,在干旱条件下,促进细胞延长生长的IAA和促进细胞分裂的ZR和GA1 3对小麦生长发育起主要作用,根部产生大量的1AA促进根系下扎,吸收深层水分而缓解缺水压力.特别是穗部IAA、ZR和GA1 3的积累,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转.说明促进生长的生长素类激素对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