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Waters AtlantisT3(4.6 mm×250 mm,5μm)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70∶30)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44 nm;进样量20μL,建立盐酸林可霉素制剂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进样浓度0.02014~0.4028 mg/m 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5%(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和99.90%(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检出限为0.01 mg/m L。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适用于盐酸林可霉素制剂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62.
玉米是河南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4×106hm2,总产7.7×106t.近几年由于套种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收麦后贴茬种植玉米面积不断扩大,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为防制畜禽波病,减少死亡,向疫痫防制要发展,要产品,要效益,我们借鉴现阶段农村种植业的技术集团承包经验,并结合正在开展的“黑龙江省畜禽疫病防制工作达标县”活动,于1990年初开始在甘南县全面实施了畜禽疫病防制技术集团承包(以下  相似文献   
6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安豆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做底肥和尿素做追肥对大豆品种安豆4号的增产效果最好;有机肥或复合肥做底肥对大豆品种安豆4号的增产效果也很好;二胺做底肥,对大豆品种安豆4号的增产效果也较好;单独使用尿素对大豆品种安豆4号的增产效果最差;但均高于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65.
利用品种稳产性系数和高稳系数法,以2008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依据,以安豆4号历年参加的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组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亩产量为参考,对安豆4号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豆4号平均亩产量高、变异系数低、高稳系数高,充分说明了安豆4号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大豆新品种。同时对安豆4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6.
以天优368水稻品种为试材,分别在水稻灌浆期喷施8 000倍液(T1)、10 000部液(T2)、12 000倍液(T3)的马尾藻素泡腾片,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对水稻生殖生长及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马尾藻索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增加水稻的产量,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T1处理对水稻生殖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成穗率、每穗实粒、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02%、9.25%、8.13%、2.22%,增产16.85%.纹枯病的发病率降低9.24%.说明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对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为对照药剂,进行了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的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为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1500倍稀释液>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2000倍稀释液>20%寡聚酸碘3000倍稀释液,防效分别为67.47%、64.26%、62.25%、59.04%和52.01%。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差异性显著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20%寡聚酸碘1000倍稀释液和1500倍稀释液与3000倍稀释液的防效之间差异显著,4种浓度的20%寡聚酸碘稀释液与对照药8%宁南霉素AS 1000倍稀释液对的防效之间无显著差异。喷施20%寡聚酸碘稀释液与喷施对照药和清水的小区相比,水稻长势更加旺盛。20%寡聚酸碘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但作为重要的水稻病毒病,至今尚无特效防治药剂,需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尽量降低该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8.
为了给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各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优劣进行排序,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劣。为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性状的权重值,并对这两种方法设置相同的标准品种,以便于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间Ci值差异明显,品种间综合性状的差异表现充分,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的品种间Gi值差异不大,综合评价效果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优劣排名具有一致性,与仅依据品种产量的优劣排名不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说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都能对大豆品种(系)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其中DTOPSIS法具有相对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69.
以壳寡糖(COS)为试验材料,采用TEMPO氧化法将壳寡糖C6位上的羟甲基直接氧化成为羧基,制备6-羧基壳寡糖(CCOS)。以Ca Cl2作为钙源,通过探讨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COS与Ca Cl2质量比对CCOS-Ca(Ⅱ)得率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中心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并对产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及元素分析。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响应面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所得CCOS-Ca(Ⅱ)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pH值为8.3,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50℃,CCOS与Ca Cl2质量比为34。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验证试验螯合率为88.86%。通过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了钙螯合物的形成,CCOS-Ca(Ⅱ)配合物的结构初步认为CCOS与Ca2+摩尔比为2∶1。CCOS分子除了含有—OH、—NH2外,还含有—COOH,能够对钙进行有效螯合,体系pH值、反应温度、配体质量比对螯合结果影响显著,所得CCOS-Ca(Ⅱ)络合物不仅能发挥壳寡糖本身独特的生物活性,而且有可能起到协同效应,增强各自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0.
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和采伐作业设计实际,设立线形标准地调查结果精度较高,尤其是林分内有林间空地的,涉及选取标准地面积多少为宜,山地用测绳测出的长度为斜线,应根据不同坡度对测量长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