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21.
本研究旨在探究广州市2016年5—10月农贸市场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从广州市农贸市场采集样品198份,分离得到28株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用K-B法测定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鉴定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市场猪肉样品中沙门菌的阳性率为74.2%(147/198),伦敦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9%(28/147),其对磺胺异唑、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8.6%和75.0%;其次为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依次为71.4%、67.9%、67.9%、67.9%、46.4%和42.8%;对萘啶酸(3.6%)和多黏菌素B (3.6%)耐药水平较低。有71.4%(20/28)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00%,aadA2(7.1%)、strA(37.9%)、aadB(100%);酰胺醇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2.6%,cat1b(39.3%)、floR(39.3%);磺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7.9%,sul1(60.7%)、sul2(60.7%);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78.6%,均同时携带tetAtetB;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检出率为10.7%;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oqxABaac(6’)-lb-cr检出率为3.6%、10.7%和7.1%;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检出率为3.6%。伦敦沙门菌在广州农贸市场猪肉中是主要流行血清型之一,其对传统抗菌药物磺胺异唑、四环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耐药性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且具有多种多重耐药表型。这提示人们需要对市场沙门菌进行常态化检测与监测,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确保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22.
2011年9月15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园。作为本市离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市民乘车30分钟就可以享受天然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323.
设置4个试验组,CK为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组,A组在幼苗期施用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菌剂,B组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剂,C组在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分阶段施用印度梨形孢菌剂,探讨印度梨形孢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块茎形成期分阶段追施印度梨形孢菌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生长,最终提高马铃薯产量。苗期和块茎形成期追施印度梨形孢菌肥,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淀粉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施了印度梨形孢菌肥的马铃薯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印度梨形孢可以作为生物改良因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4.
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稻谷在板齿式轴流脱粒滚筒内的运动规律,为了进一步形象的分析稻谷在脱分装置内的运动规律,采用了matlab仿真技术对稻种的运动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得出籽粒在脱粒空间内角位移、角速度、切线速度以及轴线速度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25.
宽幅匀播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小麦宽幅匀播不同行距配置效果,确定适宜本地区的最佳行距配置,特设12 cm+8 cm、16 cm+8 cm、20 cm+8 cm、24 cm+8 cm、等行距20 cm对照共5个行距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测产以净行距20 cm+播幅8 cm处理最高,较净行距16 cm+播幅8 cm处理高1 719 kg/hm~2;实际产量净行距12 cm+播幅8 cm处理最高,较对照等行距20 cm处理高2 100 kg/hm~2,说明前期形态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前期指标高不能决定后期产量就高,特别是拔节前,各种指标不是最后的参考指标,净行距12 cm+播幅8 cm处理是适宜的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32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