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域,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研究基于ArcGIS10数据处理平台,结合成本加权距离,选取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的7个因子综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用地,其面积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9.52%、50.87%、34.58%和5.03%。研究该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根据自然条件本底因素,结合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适宜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库区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利用,而且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2.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使用重庆市涉及扶贫开发任务的33个区县2014—2018年县域农村贫困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刻画农村贫困化空间关联格局,构建影响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县域农村贫困化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县域农村贫困化热点区域整体空间格局稳定,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巫溪、城口、酉阳和彭水等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的相关区县,而主城区和渝西地区的区县贫困发生率相对较低,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研究时段内各区县农村贫困发生率明显呈现下降态势,区县间的差距在缩小;②重庆市2014-2018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达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县域农村贫困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③通过GWR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影响因素中,海拔高度、人均耕地资源面积、 25°以上耕地面积比重和区位水平、未通客运班车村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文盲人口比、因残致贫人口比重等8个显著的解释变量对县域农村贫困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上表现出的影响力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3.
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对璧山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结合区域土地、生态、资源特点,探索适合璧山县的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提出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4.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建设位于中等水平,不同维度水平有差距.(2)分维度看,七塘镇生活维度水平最高,治理、人文和环境维度水平其次,产业维度水平最低.(3)分村域看,将军村、喜观村建设水平较高,四合村、阳岫村建设水平中等,盐店村、跃进村、建设村和三步梯村建设水平较低.(4)依据优势与短板,将七塘镇8个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4类,针对性地提出各类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