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4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绵单1273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系绵723和引自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自交系成205-22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绵单1273西南春播生育期116 d左右,在我国西南区2014—2015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 821.5 kg/hm~2,较平均值增产3.5%,增产点率8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65.0 kg/h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9%,增产点率95%。籽粒容重750 g/L,粗蛋白含量9.87%,粗脂肪含量3.89%,粗淀粉含量74.74%,赖氨酸含量0.32%。绵单1273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突出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2.
在中低海拔地区四川省绵阳市,对9个春播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荣科99、川单A8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该筛选试验对当地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抗条锈温光敏核不育小麦MTS-1的选育及利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良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49S对条锈病的抗性,以贵农21为抗锈亲本进行杂交,经过数代选择,培育出了抗条锈温光敏核不育小麦MTS-1。经套袋和花粉育性观察,2000年10月20日前播种的套袋结实率为0,2001年10月20日前播种的花粉育性为0,说明MTS-1不育特性稳定,适应性强。对MTS-1及其所配组合的抗条锈性及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S-1对当前条锈病小种免疫,抗锈性遗传力强;杂种F1抗条锈性大多较好,杂种F1代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44.
为鉴选出适宜西南丘陵区旱地两熟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对近年来品种筛选试验中表现较突出的6个玉米品种,开展了全程机械化鉴选试验。结果显示,蠡玉16全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播种质量好、出苗整齐、成穗率高、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机收损失率低,较适宜丘陵区旱地两熟全程机械化种植。此外,正红505、国豪玉7号的综合表现也较好,可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45.
进一步提高四川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育种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庞启华 《种子》1998,(3):50-52,54
本文从四川麦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我省小麦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肯定了“以矮秆为基础,穗重为中心,调整株叶型,提高穗粒数”的育种策略,提出高产再高产应在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以通过培养生穗和多小穗来提高穗粒数进而提高单穗重的目的为主攻目标,并对进一步提高四川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所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47.
温光型核不育两系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998年度全国温光型C49S两系杂交小麦联试资料表明,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极地较对照增产。平均增产11.10 ̄21.62%。其产量的超标优势主要来源于穗粒数和有效穗优势,并以穗粒数优势起主导作用。其中,MS1每667m^2疸可达655kg,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66.4%,比常规小麦平均增产21.62%。  相似文献   
48.
49.
阐述了利用我所多年研究选育出的小麦温光敏两系不育系与自育优良品系和中间材料配制的杂优组合在品比试验及大区对比试验中的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50.
四川麦区不同播期对几个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近期育成品种在不同播期的产量表现,给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研究了五个播期对绵麦37等五个小麦新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播期产量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同时得出了这5个品种在四川麦区(川西北)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