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尚海涛 《农技服务》2009,26(9):157-158
简述了RNAi的作用机制,围绕其在肿瘤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技术运用在现代医学研究的潜在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基因工程菌JZ2316发酵的接种量、pH及诱导剂IPTG添加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0.500 0 g/L、磷酸二氢钾0.667 0 g/L、一水柠檬酸0.355 0 g/L、七水硫酸镁0.250 0 g/L、二水氯化钙0.002 5 g/L、消泡剂0.025 0 g/L、微量元素母液(包括七水硫酸铁5.00 g/L、硼酸0.10 g/L、六水氯化钴0.10 g/L、一水硫酸锰0.33 g/L、七水硫酸锌3.80 g/L、二水钼酸钠0.10 g/L、硫酸钴0.10 g/L)0.010 0 g/L,流加糖为60%葡萄糖(质量体积比),pH为6.9,接种量为10%,发酵OD600 nm达到28添加诱导剂。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莲藕、莲花、莲叶、莲梗为原料,研究了成熟度、脱涩、调配、杀菌方式对莲藕汁感官品质的影响,评价了口感、香气、色泽、组织状态,测定了维C、菌落总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表明,家庭榨莲藕汁宜选用嫩藕,甜度高、涩味轻;生产上添加0.1%的明胶,可明显降低涩味;莲藕汁最佳调配方案为复配0.5%莲叶汁和0.5%莲花汁;巴氏杀菌生产熟藕汁,呈淡黄色,维C下降37.1%,超高压杀菌生产生藕汁,呈淡绿色,维C下降仅0.8%;超高压杀菌效果达到99.1%,杀菌菌落总数43 CFU/m L,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在4℃下货架期可达12 d。超高压技术为填补生藕汁这一市场空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砂梨系统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用30μm厚的PE打孔袋包装,分别于(0±0.5)℃(CK)和(-1.5±0.5)℃(冰温)两个低温下贮藏120 d,研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褐变率、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较轻,可能与贮藏环境中较低的CO2浓度(〈0.2%)有关;但果实的腐烂问题较为严重,以侵染性病害黑斑病和褐腐病造成的腐烂为主;冰温贮藏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PPO活性和MD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降低腐烂率和褐变率,保持果实较高的TSS、TA含量和硬度与脆度,贮藏期可以达到120d,而对照果实的贮藏期仅为90d。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冷藏枇杷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阐明热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的影响及其机理,该研究先将枇杷果实用38℃热空气处理5 h,然后在(1±1)℃下贮藏35 d,并每隔7 d测定果实硬度、出汁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等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及果胶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果实硬度的上升和出汁率的下降,抑制PAL、POD和PPO活性的上升及PG活性的下降,减少原果胶和木质素的积累,保持较高的水溶性果胶含量,从而减轻冷藏枇杷果实的木质化症状,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这些结果表明,热处理减轻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的机理与其抑制木质素的合成和促进果胶物质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翠冠梨为试材,记录其货架期发病个数和发病时间,观察病害种类及其症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研究采摘期和低温贮藏对翠冠梨货架期病害发病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采后货架期间极易发生病害,以轮纹病的危害最为严重,黑斑病和褐腐病次之;采摘期和出库时间对翠冠梨货架期平均发病时间的影响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采摘期越晚,货架期发病时间越早,晚采收1 d,其货架期平均发病时间提前0.248 d;出库时间越晚,货架期发病时间越早,多贮藏1 d,其货架期平均发病时间提前0.050 4 d,低温贮藏对平均发病时间的影响约为采摘期的1/5。因此,翠冠梨应"适时早采+低温贮藏",并注意适时出库,可以更好地控制病害发生,延长货架期,保持商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离水干露、有水充气、有水未充气、高氧等处理对三疣梭子蟹生存状况的影响,定期评价梭子蟹活力,测定环境中的气体成分,记录梭子蟹的死亡时间和死亡个数,进行乘积极限法生存分析和Log-Rank法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三疣梭子蟹的平均生存时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按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有水充气保活高氧低二氧化碳保活高氧保活离水干露有水未充气保活加冰保活;梭子蟹离水后,因低氧胁迫窒息死亡,其平均生存时间为7.6h,采用高氧保活可延长至38.4h;高氧环境采用的密封包装下还存在高二氧化碳胁迫,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3.5%,即使高氧环境活力也会下降继而死亡,采用高氧低二氧化碳保活可进一步延长平均生存时间至53.1h,接近有水充气保活的68.4h。试验结果显示,高氧低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效的梭子蟹无水保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发气调贮藏对采后翠冠梨糠心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为试材,采用微孔袋(CK)和PVC保鲜袋自发气调(MA)包装,-2~-1℃贮藏180 d,研究贮藏过程中腐烂率、糠心率、硬度、比重、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除腐烂外,翠冠梨易糠心,导致酥脆感下降,主要表现为硬度和比重下降,纤维素含量上升,以及"按压有明显吱吱声";翠冠梨可以耐受1.8%CO_2,未发生高CO_2伤害,这也是MA贮藏的首要和必要条件;MA贮藏对于翠冠梨腐烂和糠心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A贮藏更有利于翠冠梨品质的保持,是一种长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10 μmol · L-1 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熏蒸处理‘巨峰’葡萄果实6 h,随后转入1 ℃下贮藏28 d。结果表明,MeJA 处理显著抑制了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促进内源NO 释放量和H2O2 含量在贮藏前期的上升,同时诱导植保素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对香豆酰–CoA 连接酶(4-CL)和白藜芦醇合成酶(RS)活性以及植保素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脱氢二聚体含量的上升。由此推测,MeJA 在葡萄果实细胞内发挥了信号传导作用,通过调控下游信号分子H2O2 和NO 的水平来提高植保素合成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了植保素的积累,提高果实的抗病性,降低了其腐烂率。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草莓气调包装(MAP)冷藏贮运保鲜技术要点,包括采收、分级、预冷、入库、贮间管理、应急处理、出库、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为草莓采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