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就速收除草剂与肥料混用在胡麻田中的药效及安全性作了盆栽试验,对不同速收除草肥浓度下胡麻及其模拟杂草的出苗、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及胡麻的叶绿素、硝酸还原酶、POD、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速收(180g/hm2)与肥料混用对胡麻田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对胡麻产生危害,可作为胡麻田良好的除草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滹沱河流域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五二扑与当地主要推广的除草剂苄磺隆相比较 ,具有杀草谱广 ,对稻田主要杂草眼子菜的杀灭速度快。适当提早施药期 ,还可有效地抑制散稗和莎草科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现阶段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化学防除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化学调控技术是指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手段,通过改变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的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是伴随上世纪20年代化学调控理论的诞生而出现的,它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许多优点:技术简单、用量少、见效快、效益高、便于推广应用、多对环境和产品安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代替许多常规的栽培技术,因此,化学调控技术是将来农业发展的主导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对冬小麦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小麦拔节期喷施0,1000,2000,3000μg/g乙烯利。结果表明乙烯利可以抑制小麦株高和基部第一、二、节间的生长,有利于矮化植株,防止倒伏。但同时也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以致造成减产。在不发生倒伏的条件下,1000μg/g乙烯利可能减产10%左右,2000或3000μg/g则减产更多。另外,试验还分析了乙烯利对小麦籽粒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初步说明乙烯利可能引起某些氨基酸组分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适合于红小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收乐通作为茎叶处理剂,对红小豆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100%,且对红小豆安全,另外,高效盖草能、拿捕净、威霸、精稳杀得对红小豆也安全并且防效都在90%以上,是红小豆田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本试验中尚未发现茎叶处理剂中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除草剂。在除草剂的土壤处理中,禾耐斯(1 500 mL)+赛克(750 g)+水(750 g)是一种理想配方,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也好(>80%);对红小豆安全且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77%)的处理为90%禾耐斯。  相似文献   
17.
干旱丘陵区化学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马铃薯,对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美加丰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24.7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14.60%,淀粉含量增加了0.83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增加了0.94个百分点.2.保丰素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14.36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8.50%,淀粉含量增加了0.5个百分点,而干物质含量增加了1.9个百分点.3.缩节胺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12.5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了5.12%,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93个百分点和2.04个百分点.整体效果以美加丰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新建沟坝地引进推广马铃薯种植,并施以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进而对马铃薯主茎数与产量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试验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杂草株防效达到95%以上;在初花期采取化学调控,产量可提高39.27%,淀粉含量提高11.21%,并且验证了主茎数与产量具有正相关性的结论。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并用,对新建沟坝地马铃薯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谷子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敌、2甲4氯、2,4-D丁酯对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探讨了除草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百草敌对谷子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较安全;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最差,对谷子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大,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2甲4氯对谷子的安全性居中。由此可见,百草敌可作为谷子田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田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田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一体化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二甲四氯钠盐和高效益草能混喷,在合理的浓度下,株防效为阔叶类杂草79.76%,单子叶杂草80.94%;鲜重防效为阔叶类杂草84.18%,单子叶杂草71.26%;在盛花期同时喷施2种类型调节剂组合,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Vc含量及产量可分别提高1.97%、3.43%、1.14%、47.33%。该技术的实施对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