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大久保桃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片分析法对其进行营养综合诊断,分析树体营养亏缺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桃园桃树需肥顺序为Mn,Fe,K,Ca,B,P,N,Mg,Zn,Cu,主要缺乏元素为Mn,Fe,K,Ca。据此提出叶面肥配方,以供北京地区桃园参考施用。  相似文献   
102.
3种疏除剂在梨树疏花疏果上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疏花疏果是梨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可以减少树体营养的浪费,克服梨树大小年现象,提高果实品质。【方法】对‘黄金’梨和‘丰水’梨两个品种的盛花期和幼果期分别采用石硫合剂、萘乙酸和乙烯利3种疏除剂进行喷布处理。【结果】在2个品种的盛花期喷布1.004g/mL石硫合剂对梨树的疏除效果好,坐果率分别达到7.47%和13.26%。在盛花期喷布15mg/L萘乙酸对梨树疏除效果好,疏除率达到86%左右,但在幼果期喷布效果不明显。在盛花期和幼果期喷布乙烯利对‘黄金’梨的疏除效果较好,喷布400mg/L和600mg/L较适宜,花朵坐果率分别达到5.37%和42.92%左右,与人工疏除率基本相同;在盛花期喷布500 mg/L乙烯利对‘丰水’梨的疏除效果较好,疏除率可达到86.36%,但在幼果期喷布疏除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使用化学疏除剂对梨树疏花疏果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果品优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WRI1是一个参与调控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转录因子,其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控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在植物表面蜡质合成中的功能很少报道。【方法】运用PCR技术克隆McWRI1基因全长的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cWRI1在苹果属花红、楸子、槟子以及新疆野苹果中的表达,选择楸子作为代表,测定McWRI1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如McWAX,McKCS,McKPHMT,McPKM2,McLACS表达的关系,GC-MS测定果皮蜡质成分。【结果】结果表明,McWRI1基因全长1 221bp,共编码40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cWRI1具有典型的AP2家族结构域;观赏海棠McWRI1与苹果MdWRI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在供试的4个苹果种果实中,花红的McWRI1表达量最高,新疆野苹果最低,槟子与楸子居中。以楸子为试材,设置低温处理组,可见低温处理抑制McWRI1的表达,同时下调McWAX,McKCS,McKPHMT和McLACS,并且导致二十三烷、二十九烷、亚油酸、油酸以及十六烷酸-十八烷酯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分析认为,McWRI1可能直接和间接调控超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蜡质的脂肪酸的合成以及CoA供给参与观赏海棠果实表面蜡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4.
仁果类核果类果树果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在筛选和确定果实品质质量性状评判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果类、核果类果树果品质量单指标评价数学模型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编制了实现评价目标的BASIC语言程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5.
观赏海棠优良新品种‘宝相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红香  张杰  晋恺娜  孔云  姚允聪 《园艺学报》2010,37(10):1715-1716
‘宝相花’是从以‘印第安魔力’为母本(父本不详)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树冠半开张,树姿直立;一年生枝红褐色;幼叶褐红色,成熟叶浓绿色;花蕾紫红色,开放后花瓣粉红色;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滑,底色黄绿,全面着褐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02g。成花稳定,花色鲜艳,花形美观,花期较长,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6.
植物源有机肥配方设计及对梨幼树的营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源有机肥配方的设计及其在沙地梨幼树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养分总量最大化、单一元素含量较高和元素间的平衡关系为基准,鸡粪为参比,从果园常见的间作物种类中优选出黄豆、绿豆、白三叶、紫花苜蓿、沙打旺植株地上部分作为基本配肥材料,加入夏季剪掉的梨树嫩梢,正交设计出32种肥料配方,腐熟后同基准选择出5种配方肥料(T1—T5)施用作为处理,农家肥(T6)施用与不施肥(T7)为对照,分别对盆栽黄金梨幼树根际土壤和幼树叶片中养分相关的指标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施肥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失水率;提高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比例;提高植株生长高度和粗度、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量、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比例,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各种供试的配方肥对梨幼树根际土壤和幼树的营养效应不同:其中,T1对提高土壤碱解N、交换性Ca含量、有效Fe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幼树叶片Ca、Fe含量的效果最优;T2对提高土壤有效Cu含量,叶片K含量、Cu含量,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效果最优;T3对提高土壤有效K、Mn含量,叶片Mn含量,植株光合速率的效果最优;T4对提高土壤交换性Mg、有效Zn含量,叶片平均N、Mg、Zn含量,幼树株高效果最优。综合评价结果为T1>T2>T4>T3> T5>T6>T7。【结论】施用植物源有机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失水率,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平衡关系,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改善梨幼树的生长状况,优化叶片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改良幼树叶片的效能,其中T1、T2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了研究间作罗勒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及功能群落时序特征的影响。【方法】设置清耕处理区、自然生草区、罗勒处理区、罗勒生草处理区,统计和分析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群落丰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时序变化。【结果】随着苹果树的生长,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丰富度呈现先上升保持相对稳定后下降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均匀度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优势度指数呈先快速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功能群落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间作罗勒使植食性昆虫丰度降低,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丰度升高。【结论】间作罗勒改变了节肢动物及功能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时序特征。  相似文献   
108.
苹果园间作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合理指导有机苹果园土壤改良工作。【方法】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为主栽作物,以芳香植物孔雀草和紫花苜蓿为间作物,分别在间作后的不同时间测定了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及土壤酶活性。【结果】间作芳香植物显著降低了土壤pH,促进了20d至90d有机质分解,促进了20d至40d磷的有效性,显著提高40d至140d的土壤N/P含量,苜蓿处理先于孔雀草处理显著增强N/P含量。间作芳香植物显著提高了20d的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苜蓿间作处理下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孔雀草间作处理更稳定。【结论】间作紫花苜蓿对平邑甜茶土壤改良的效果比间作孔雀草更佳。  相似文献   
109.
110.
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为背景,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及无形资源配置四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