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0篇
  12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气力辅助喷雾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低漂移喷雾技术。本文表述了对采用此技术的3W-15F型外置气流式喷杆喷雾机的研制,室内性能及田间性能试验,并总结其优越性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32.
本试验以广西年饲养量最多的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雌雄个体间饲料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雄蚕个体平均食桑量4龄期为雌蚕的92.26%、5龄期约为雌蚕的94.02%,整个大蚕期雄蚕个体的平均食桑量为雌蚕的93.80%;50kg桑叶产全茧量雄蚕为5.57kg,是雌蚕的87.01%,显著低于雌蚕;50kg桑叶产茧层量雄蚕比雌蚕的高6.78%,说明两广二号品种的雄蚕叶丝转化率略高于雌蚕,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3.
[目的]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华南地区黑皮冬瓜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1.2 m2/株的种植密度下,调查黑皮冬瓜开花期、测定生长势指标和果实性状,探讨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3种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开花期、叶片大小、单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黑皮冬瓜整枝方式对叶面积大小、茎粗、单瓜重、纵横径大小及果肉厚等植株生长势指标影响大小依次为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14.10 kg),但其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仅为128927.25 kg/ha,其次是双蔓单瓜整枝方式,产量为143234.70 kg/ha,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产量最高,为203567.40 kg/ha.[结论]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黑皮冬瓜产量最高,生产上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534.
本文综述了2012年度国内外肉、蛋鸡生产环境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鸡舍环境控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35.
凋落物对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里杜鹃”是全国唯一以保护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迷人杜鹃是保护区内重要的保护树种。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相结合,阐明凋落物,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野外踏查百里杜鹃林迷人杜鹃群落不同厚度凋落物下幼苗更新情况;采用人工模拟用凋落物厚度和播种位置的试验,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理影响;以迷人杜鹃为主的凋落物水浸提液的乙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溶液浇灌进行迷人杜鹃种子萌发试验,并对三相溶液进行 GC-MS检测,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影响的生物化学原因。【结果】自然条件下,过厚的凋落物影响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凋落物厚度<4 cm处,幼苗数量最多,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减少。盆播试验发现,对照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凋落物上方播种的种子萌发速率和幼苗发生率低于下方播种;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下方播种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逐渐降低;3种有机相浸提液浇灌种子,均随着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尤以乙醚相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在浓度为12 mg·mL -1时,发芽率降低82.98%,苗高降幅为68.75%,且胚根停止生长。因此认为,凋落物具有物理阻碍作用和化感作用,其物理原因:一是过厚的凋落物层的机械障碍导致萌发幼苗难于扎根或生长;二是凋落物层加厚,导致种子萌发所需的光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种子萌发。其化学原因是凋落物水浸提液中存在丰富的化感物质抑制了种子萌发和成苗,其中乙醚萃取相含29种,乙酸乙酯相含有16种,正丁醇相含有4种。【结论】在杜鹃林抚育管理中应合理地清理林下凋落物,以促进迷人杜鹃幼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536.
本文针对永安市农业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37.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本研究以丹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变温(18℃/28℃和28℃/38℃)条件下,4种浓度(6.25、12.5、25、50 mmol·L~(-1))盐溶液和4种浓度(3.125、6.25、12.5、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温度及其互作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 0.05)。18℃/28℃处理下的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均显著优于28℃/38℃处理(P 0.05)。在18℃/28℃条件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 0.05),相对盐害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 0.0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 0.05),25和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处理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 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 0.05);28℃/38℃条件下,6.25和12.5 mmol·L~(-1)盐溶液以及3.125和6.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 0.05),25、50 mmol·L~(-1)盐溶液和12.5、25.0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 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 0.05)。盐胁迫和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丹参苗长生长(P 0.05);两种变温条件下,6.2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幼苗叶长生长无显著影响(P 0.05),25、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抑制叶长生长(P 0.05);18℃/28℃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幼苗叶宽生长有促进作用,除28℃/38℃下6.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叶宽生长无显著影响(P 0.05)外,其余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叶宽生长(P 0.05)。综上,盐碱、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温条件下盐碱对丹参种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碱胁迫更为敏感;建议丹参种子盐碱育苗时应选择盐碱度较低的土地,适宜在18℃/28℃较低温度时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538.
考察了一些金字塔网的性质,并利用这一性质,证明了PM[n](n≥1)是一个超3边连通图,进而得到其限制边连通度λ′(PM[n])=5(n≥2).  相似文献   
539.
于2014年在建湖县进行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25%嘧菌酯6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40%多·酮,适宜的对水量与增效剂均可增加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40.
本文从坚持完善监管责任机制、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项目成效、品牌培育力度稳步提升、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持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肯定了纳溪区创建省级农产品监管示范区的成效,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