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明确减量优化施肥和增施钙镁肥对平和琯溪蜜柚产量、品质和碳排放的影响,为琯溪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蜜柚主产区平和县坂仔镇布置6个田间试验点,设置农户常规施肥(FFP)、优化施肥(OPT,减量施用氮磷钾肥)和优化施肥+钙镁肥(OPT+Ca Mg)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蜜柚产量、品质、肥料偏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FFP处理相比,OPT和OPT+Ca Mg处理减肥不减产,且OPT+Ca Mg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降幅7.0%)、提高固酸比(增幅8.8%),部分试验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果实可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铁观音茶园土壤酸化与交换性镁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酸化茶园中的土壤交换性镁状况,为茶园科学施肥提供支持。在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共采集了297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测定土壤pH及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了分布特征研究,应用相关分析进行了土壤pH与交换性镁相关性研究。安溪茶区的土壤pH值变幅在3.1~6.7之间,超过68%的茶园土壤pH低于4.5,土壤酸化极其严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79.0 mg·kg~(-1)之间,平均为23.7 mg·kg~(-1),82%的茶园土壤低于40.0 mg·kg~(-1),土壤交换性镁普遍缺乏。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镁有效性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茶园土壤大面积酸化以及土壤交换性镁缺乏是目前茶园生产普遍面临的问题,建议在茶园生产上控制氮肥的投入,同时重视镁肥的补充以确保茶叶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3.
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成熟期蜜柚树体氮素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成熟期蜜柚树体氮素分配的影响,为蜜柚果园氮肥的合理运筹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7年生红肉蜜柚[Citrus grandis (L.) Osbeck. cv. Hongroumiyou]为试材进行高量 (对照) 和减量施肥试验。供试尿素以5∶3∶2的比例分别在春梢萌发期、稳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在每个时期的追施尿素中加入5%的15N-尿素。在成熟期,采集蜜柚各部位器官样品,测定生物量、氮浓度、15N丰度,计算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 (Ndff)、15N分配率以及15N利用率。   【结果】   对照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果实、当年生挂果枝上的叶和枝的Ndff值较高;在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果实的Ndff值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则以当年生未挂果枝和叶的Ndff值最高。减量施肥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和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Ndff值在果实、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与对照相似;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枝条中的Ndff值都高于叶片,这与对照处理当年生未挂果枝叶Ndff值最高有所差异。成熟期不同器官的15N分配率表现为:对照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追施15N-尿素的,果实15N分配率 (52.5%) 显著高于营养器官 (25.5%) 和贮藏器官 (22.1%);在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分配率以果实中最高 (61.3%),其次是贮藏器官 (25.4%),显著高于营养器官 (13.3%);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分配率在贮藏器官进一步增加至最高 (44.0%),其次为营养器官 (35.8%),最低为果实 (20.3%)。减量施肥中,在春梢萌发期和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在不同器官的分配率与对照相似,而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15N分配率以贮藏器官最大 (45.8%),其次为果实 (34.3%),最低为营养器官 (19.9%)。对照和减量施肥两个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以春梢萌发期施入15N-尿素的处理最低。对照处理中,15N利用率总体随15N-尿素施用时期的后移而逐步提高,减量施肥中,以稳果期施入15N-尿素处理的利用率最高 (37.5%),且减量施肥蜜柚树体各器官的15N利用率均高于对照,并以果实中15N利用率的增幅最大。   【结论】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发现,春梢萌发期施入的氮肥,主要分配到果实以及当年生枝叶中,稳果期施入的氮肥较多分配在果实中,而果实膨大期施入的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贮藏器官的氮素积累,有利于来年果实的生长。因此,在蜜柚生产上,春梢萌发期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以避免氮肥的大量损失;稳果期施肥作为果实氮素积累的关键施肥时期,施肥量需得到保障;同时需要追施果实膨大肥增加贮藏营养,用于果树的花芽分化,提高翌年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适当优化氮肥用量有利于抑制蜜柚果树的过度营养生长,提高果实的氮素利用率,具体优化比例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正>张福锁:我们在设置国际镁营养研究所时还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希望把全国土壤、作物中镁的情况摸清楚。近两年我们花了大量力气在南方9到10个省内摸状况,希望能够了解造成这种营养状况的原因,跟过去的认识有什么不同。比如,过去都知道南方酸性土壤由于降雨量大,镁损失较多,但我们从未注意到,在这样的土壤上大量使用硫酸钾和硫酸镁,最后反倒造成  相似文献   
25.
福建省平和县蜜柚园磷肥使用现状及土壤磷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磷肥施用及土壤磷素状况,对于指导磷肥科学施用,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调查的方法,获得369个农户的磷肥施用现状及29个果园的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平和县蜜柚园磷肥施用现状及土壤磷素状况。结果表明:平和县蜜柚园磷肥量平均为P_2O_5 971 kg/hm~2,96%的农户磷肥投入量超过P_2O_5 400 kg/hm~2,磷肥投入量与蜜柚产量无明显相关关系;三元复合肥和二铵是主要磷素来源;磷肥的平均盈余量为P_2O_5 954 kg/hm~2,不同乡镇间磷肥用量以及磷素平衡状况变异较大,小溪镇和坂仔镇盈余量相对较小;蜜柚园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639 mg/kg、385 mg/kg、172 mg/kg,不同土壤剖面有效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合理控制磷肥用量,选择低磷的配方,减少磷素过量盈余和淋失,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对平和蜜柚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为优化华南酸性红壤区甜玉米减磷增效措施,分别在福建诏安和琅岐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处理(对照,0 kg/hm2;农户常规,化学磷肥135 kg/hm2+有机肥 6 000 kg/hm2,撒施;恒量监控,化学磷肥35 kg/hm2,穴施;有机替代,化学磷肥17.5 kg/hm2+有机肥434 kg/hm2,穴施)对甜玉米产量、磷素累积量、磷肥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的甜玉米产量、生物量和磷素累积量与农户常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与农户常规处理相比,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均可以提高甜玉米的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回收利用率。3)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的平均产投比分别较农户常规处理提高39.8%和36.5%,平均每kg产量的碳排放量较农户常规分别下降14.9%和13.2%。因此,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可以满足甜玉米稳产需求,同时可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和减少碳排放,是减磷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研究琯溪蜜柚(Citrusgrandis‘Guanximiyou’)周年地上部新生器官生物量和氮(N)、磷(P)、钾(K)养分累积特性,为有针对性地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于2019和2020年在福建省平和县选取10年生盛果期琯溪蜜柚树为材料,测定其周年全生育期(5次)落花落果、叶片(挂果叶和未挂果叶)、枝条(挂果枝和未挂果枝)和果实(果皮和果肉)生物量,分析各器官N、P和K含量和累积动态。结果显示,地上部新生器官生物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收获期单株地上部新生器官生物量为16.70kg,其中果实、叶片、枝条和落花落果生物量分别占69.45%、23.59%、3.77%和3.19%,并以果肉(43.99%)和未挂果枝梢(22.55%叶和3.55%枝)为主。不同生育期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N、P和K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挂果叶和枝条的N含量与挂果枝和果肉的P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而果肉的N含量与叶片和果肉的K含量则相反。琯溪蜜柚单株周年地上部新生器官N、P和K累积量分别为235.51、27.58和196.40 g,其中,收获果实带走N、P和K养分量分别为123.55、18.31和14...  相似文献   
28.
从游离氨基酸对于植物源食品风味品质的影响着手,将氨基酸对食物味道/气味的贡献、调控氨基酸含量的手段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概述了影响氨基酸味道的因素,包括氨基酸味觉阈值、味觉成分间的协同/抑制作用等研究结果;对游离氨基酸合成气体成分的代谢过程进行了扼要总结;分析了养分调控手段、激素喷施、田间管理措施对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进展如下:施肥、套袋、嫁接等采前措施均可通过调控鲜味、甜味、苦味氨基酸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对作物风味品质产生影响。以上措施所引起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生理和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不同生物炭对酸性土壤镁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采集南方典型酸性缺镁土壤,开展等温吸附、动力吸附、解吸等试验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平衡液浓度的增加,土壤镁的吸附量与解吸量增加.施用生物炭后,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镁吸附量降低;外源镁浓度不同时,生物炭对土壤镁吸附的影响不同,当外源镁浓度在60~200 mg·L-1时,少量生物炭添加促进土壤镁的吸附;施用生物炭后吸附分配系数Kd降低,与CK对照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的T1-0.5%、T2-1%、T3-2%、T4-4%处理土壤对镁的吸附分配系数Kd平均值分别降低0.08、0.98、2.98、6.08 kg·L-1;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的拟合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后土壤镁吸附热力过程,且各处理拟合方程回归系数R2均为0.99.采用的土壤对镁吸附速率较快,在10 min左右便基本达到平衡;对试验结果进行准一级动力方程、准二级动力方程以及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发现3种动力方程的拟合效果均不理想.当平衡液浓度大于20 mg·L-1后,相较于对照处理,添加生物炭促进了土壤镁的解吸;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镁解吸量减少,一定量的生物炭添加能够提高镁的解吸率,解吸率大小总体表现为:T4>T1>T2>T3>CK;T4处理镁的平均解吸率最高为14.70%,其次为T1处理11.02%,CK对照处理的平均解吸率最低为10.52%.施用生物炭后,土壤镁的吸附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解吸能力提高,镁释放量增加,镁的吸附能力与释放能力都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0.
有机质和粒径对中国4类典型土壤镁吸附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植物镁养分的主要来源,但我国南方地区土壤缺镁问题突出。本研究以中国4类典型土壤样品(赤红壤、砖红壤、黄棕壤和草甸土)为供试土壤,分别选用Langmuir、Temkin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镁吸附试验,并进一步研究土壤有机质和粒径对镁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1)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有效拟合土壤镁吸附数据;2)加有机肥的土壤镁吸附量显著高于去有机质处理,1mm粒径的土壤镁吸附量显著高于2mm粒径土样;3)草甸土的镁吸附量最高,而砖红壤的镁吸附量最低;4)土壤的最大镁吸附量qmax与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镁离子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及合理改善土壤颗粒组成结构均能显著增加土壤的镁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