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征集山西和陕西具有代表性的11个野生大豆种群,在山西中部环境条件下对与进化相关的形态性状进行表现型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形态相对单一;种群内个体间的数量性状值相差很大,种群间数量性状的平均差异大小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性,但各性状差异表现不尽相同.利用综合变异系数,筛选出汾阳和沁源2个变异大的野生种群.综合变异系数分别为62.67%和54.33%,闻喜种群变异最小为13.33%,其它种群分布在21.33%~30.67%之间.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豆形态特征及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 10份野生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初步筛选出抗旱材料 1级 2 1份、2级 31份、3级 14 3份、4级 2 15份。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抗旱类型野生大豆其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有着各自的特点 ,其抗旱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谷子化学杀雄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水稻杀雄剂2号对3个谷子品种的杀雄时期,杀雄浓度及用药量进行了谷子杀雄技术的探讨。试验结果认为:各品种杀雄浓度为300-400ml/m^3,用药量为7-8ml/株,杀雄时期为箭叶期前后,并对强优组合多代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病土进行换土、施药、冷冻、研磨、加热等处理,研究影响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的的因素。经方差分析换土与其它处理有显著差异,施药、对照、冷冻、研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们与加热处理有显著差异。所以我们认为鉴定用病土最好用刚开始稳定发病的病圃病土,而且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如果是旧病圃,最好采取换土的方法提高孢囊侵染量。  相似文献   
15.
谷子开发现状及结构调整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谷子生产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即开发优质谷子,提高其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色种皮与抗孢囊材料密切相关;脐色中褐黄色对黑色显性;花色和茸毛色分别为紫花对白花和棕毛对灰毛显性。  相似文献   
17.
汾豆78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2007—2009年参加国家西北春大豆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224.11公斤;2009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3.37公斤。该品种适宜在山西中部、陕西北部、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及东部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黑豆为父本,用“单粒混传”法构建了一个含有474个家系的F10代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2002年本研究组对F8代RIL群体Jinf进行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构成及抗逆性等29个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研究。所有观察性状在RIL群体Jinf中均表现有较大的变异范围,绝大部分性状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明这些观察性状大都为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从表型分析初步认为各家系内部趋于纯合。本研究进一步选取了能覆盖大豆基因组的355对SSR引物对RIL群体Jinf进行SSR分析,212对SSR在亲本中表现有多态性,多态率为59.72%。212对引物获得213个座位用来评估大豆群体的遗传结构,各座位在群体中的多态性指数趋向于0.5,在0.375—0.500范围内波动。160个SSR座位(75.12%)在群体中呈1:1的分离比,53个SSR座位(24.88%)在群体中偏分离,SSR座位的杂异率在0—9.32%之间。分析还表明111个家系(94.07%)趋于纯合,其中31个家系(26.27%)完全纯合,而有7个家系的杂合率在15.31—42.72%之间。分析表明大豆RIL群体Jinf的各个家系的基因型组成父本灰布支的贡献率为51%,初步表明双亲对子代的遗传贡献基本上是平衡的。偏斜度(Skewness=-0.1052)与峰值(Kutosis=0.1597)及X^2检验表明群体的基因型组成分布呈正态分布。本研究初步认为,大豆RIL群体Jinf是一个遗传结构合理,适合于大豆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等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的RIL群体。  相似文献   
19.
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用塑料钵柱法对35份大豆主栽品种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SCN)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采用IP分级方法,以晋豆23号的孢囊量作为IP分级标准的基数,对主栽品种划分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等级。结果表明,6份高抗多生理小种抗源的抗性稳定,2份黑种皮品种表现高抗,4份黄种皮亲本表现中抗,11份为感病品种,12份为高感品种。以适合当地的主栽品种的孢囊量作为IP分级标准的基数,有利于黄种皮中抗品种的利用,将拓宽抗病虫育种的范围,为筛选高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黄种皮抗源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史宏  刘学义 《大豆科学》2003,22(4):264-268
1999年对4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2000—2002年对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其中ZYD1936、ZYD3654的平均抗旱系数大于0.6500,系1级抗旱材料,且抗旱性稳定。平均抗旱系数与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呈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正相关。高度抗旱野生资源的特点: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株高200cm左右,主茎明显,主茎节数较多,分枝数较少且短,结荚部位较低;中型椭圆叶,紫花,棕毛,无限结荚蔓生习性;小粒、黑种皮、椭圆粒,以二、三粒荚为主,一粒荚次之,四粒荚较少,一级抗旱材料的四粒荚比栽培大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