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沧豆0734是以冀豆12为母本、中作12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选育出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大田露地栽培,夏季生育期87 d,株高74.1 cm,主茎节数15.1个,单株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荚52.4个,单株荚质量84.2 g,百粒鲜质量55.5 g,667 m2鲜荚产量680~820 kg,每500 g标准...  相似文献   
22.
愁!永新梨丰收了,却卖不出去!日前,不少媒体报道,盛产于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的永新梨出现滞销。据果农反映,8月永新梨上市后,不少果农连一半都没卖出去,当地果农只能看着到手的丰收果实渐渐烂掉……从"致富梨"到"滞销梨"1995年,永新镇开始引进、试种黄花梨。该品种汁多、甜度高、口感好,市场需求旺盛。为了引导农民种植,政府进行了苗木补贴。1997年,黄花梨开始挂果。该镇石坪村村支书刘永康对记者说,石坪村家家户户种植梨树,是永新梨的核心产地,被授予"中国优质黄花梨基地"称号。  相似文献   
23.
12月3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表示,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4.
为筛选适宜在河北沧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及探索配套的种植技术,2018年引进黄叶薯、鄂菜薯1号、福薯18等9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引种试验栽培并对其鲜嫩茎尖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食味和产量进行评价,表明菜用甘薯在沧州地区5-9月份可露地栽培,田间表现良好,生长强旺,病虫害少,产量高;黄叶薯、鄂菜薯1号和鄂菜薯10号食味好产量高;福菜22直立性强,适合机械化采收、福菜23茎叶紫色富含粗纤维和花青素。生产上可根据生产目的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目的的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不同龄期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幼虫(蛴螬)的活动规律及其对6种农作物幼苗根部的取食趋性。大黑蛴螬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各龄期大黑蛴螬均易趋向于幼苗根部寻找食物。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取食时间和幼苗种类对大黑蛴螬取食趋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二龄外,一、三龄大黑蛴螬3 d后和6 d后在幼苗根部的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幼苗根部,各龄期大黑蛴螬的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6.
暗黑鳃金龟是目前农业生产上为害较重的地下害虫之一,而化学防治极易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并对天敌昆虫产生伤害。生物防治以其无毒、无害、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和高效等优点,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白僵菌是害虫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虫生真菌。分析了白僵菌的致病机制及影响因素,致力培养对暗黑鳃金龟专一性和致病性较强的白僵菌种,以期为暗黑鳃金龟的生物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暗黑鳃金龟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观察发现,食物对暗黑鳃金龟产卵量影响显著,取食榆树叶的暗黑鳃金龟产卵量最高,平均单雌产卵量为39.30粒;取食桃树叶的暗黑鳃金龟产卵量最低,平均单雌为4.72粒;两者相差8倍。食物对暗黑鳃金龟的卵巢发育也存在明显影响,取食榆树叶的暗黑鳃金龟卵巢最长,平均为9.34mm;取食桃树叶的暗黑鳃金龟卵巢最短,平均为6.12mm,与取食榆树叶的卵巢长度差异显著。产卵量(Y)与其产卵前期(X1)和卵巢长度(X2)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群体产卵量的计算公式:Y=-713.82-9.23 X1+160.53 X2(P0.01)(R2=0.79)。  相似文献   
28.
钾肥对玉米子粒灌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钾肥对玉米光合特性、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玉米果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和玉米子粒灌浆及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在90~135 kg/hm2。  相似文献   
29.
蛴螬是花生田主要地下害虫之一。通过田间调查和黑光灯监测,掌握了沧州地区花生田蛴螬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目前经济、简便的花生田蛴螬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