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湖南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收集自湖南的6个山药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与干物质含量的观测。结果表明:桃江白山药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中等;衡山白山药生长势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低;桃江紫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高;攸县白山药生长势中等,产量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攸县紫山药2号和攸县紫山药1号生长势弱,产量低,干物质含量较高。由此可见,白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高,而紫山药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综合评价,桃江白山药和桃江紫山药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92.
为了探明不同颜色非洲菊花瓣呈色的机理,对6大色系非洲菊花瓣的显微结构和色素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色花瓣的细胞不含有颜色的色素;红色、紫色、橙红色花瓣细胞中色素物质均匀分布,正面栅栏组织和表皮细胞分布数量多,花色素为决定性色素;橙黄色花瓣的色素在细胞内分布不均匀,最终颜色由花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决定;黄色花瓣中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分布在花瓣正面栅栏组织.  相似文献   
193.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 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 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上在紫色土中较大,在石灰岩红壤中较小.  相似文献   
194.
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大西洋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1 400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5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合强度的增加,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升高,其CO2的饱和点约为2 000μmol/mol.在CO2的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5.
前言豆薯(Pachyrrhizus erosus)俗称凉薯,原产亚洲热带,属豆科,以根供食。其产量高(亩产10,000—12,000斤),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比马铃薯、木薯或芋头作物高3—5倍),近年来,引起国外一些科学家的重视。豆薯在我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可作蔬菜及水果,对调节我省蔬菜及水果淡季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在食物中的比重小,未能引起人  相似文献   
196.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197.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椒果实的全氮、全磷、垒钾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水平越高,辣椒果实中积累的全氮、全磷、全钾越多。说明施用氮磷钾能有效地促进辣椒果实的生长与发育,有利于辣椒高产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98.
青花菜复合基质栽培的氮钾施用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氮钾施用量对青花菜植株生长,花球形成,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以锯木屑,炉渣和栽培过食用菌的棉籽壳为材料,组成复合基质,进行了无土栽培青花菜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株施用15g尿素+10g氯化钾(N15K10)处理花球形成最早,品质优,产量较高,施肥经济,总体表现最好,每株施用30g尿素+10g氯化钾(N30K10)处理产量最高,品质较优,施肥较经济;而每株施用30g尿素+30g氯化钾(N30K30  相似文献   
199.
针对秋延后辣椒在湖南地区生产时易发生高温障碍的现状,对传统大棚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以传统大棚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室内温度变化及其对秋延后辣椒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月20日至9月26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明显低于传统大棚,其降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而在9月27日至11月30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则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保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室内夜晚平均气温在8月20日至11月8日明显低于传统大棚,而在11月9~30日则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秋延后辣椒种植效益也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与传统大棚相比,优化大棚可显著提高秋延后辣椒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667 m^(2)产量显著提高11.3%。  相似文献   
200.
以“爱蜜”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法,对3种不同开窗结构塑料大棚(顶部不开窗型大棚CK、顶部单侧开窗型大棚SG、顶部双侧对称开窗型大棚FG)进行温光及相对湿度观测,并比较不同开窗棚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于长江流域番茄春提早栽培的塑料大棚类型。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大棚的散热性能FG>SG>CK;棚内光照强度FG>SG>CK;棚内湿度CK>SG>FG;SG和FG型大棚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相比于CK每667 m2分别增产448.81、1 005.48 kg,分别提升了14.29%和31.90%。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均为FG>SG>CK。顶部全开窗型大棚最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