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解规模化水貂、狐养殖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情况,采集两家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检测相关指标,并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粪便中5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以P计)的值分别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6和2.0倍、3.6和2.4倍、2.0和2.1倍2、.8和2.7倍、2.2和2.2倍。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饲用液体防霉剂对贮藏过程中狐饲料料温及霉变外观征状的影响,选择育成期狐饲料,设6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试验组液体防霉剂(surface和水)添加比例分别为0.5%(A)、1.0%(B)、1.5%(C)、2.0%(D)、2.5%(E)。结果表明:虽然添加液体防霉剂提高了饲料的含水量,但防霉效果较好,且防霉效果随添加比例的增大而有增强的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其优势更加明显,添加2.0%、2.5%时饲料均能安全贮藏180 d。  相似文献   
103.
对山东大正狐场1127只驯养母蓝狐29d的行为观察中发现:狐群中个体受人为环境影响,大致形成4种行为类型:攻击型、躲避型、胆怯型和温驯型,不同行为类型间产仔量差异显着。从行为学角度对这4种类型的演替关系分析得出:动物在人工驯养后出现的温驯行为是一种较高级神经活动,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温驯型狐易管理、发情好、繁殖率高(平均每胎仔狐数,比总体平均每胎数多0.4只),提高了经济效益,应引起养狐业及其它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4.
温室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针对温室土壤磷素积累的问题,定位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的影响。【方法】 以中国华北平原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置不施肥(CK)、单施磷肥(P1)、单施鸡粪(OM)、鸡粪和减量磷肥配合施用(OM+P1)、鸡粪和习惯量磷肥配合施用(OM+P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瓜土壤无机磷各形态的转化积累、不同生育时期在土壤垂直剖面的运移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 鸡粪和磷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Olsen-P)及无机磷的积累和残留。在0—20 cm土层中,全磷含量随着黄瓜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苗期最高,产瓜末期最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磷含量明显不同,各生育时期顺序均为OM+P2处理>OM+P1处理>P1处理>OM处理>CK处理;土壤剖面各层次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大,苗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范围为44.43—86.08 mg·kg -1,20—40 cm土层含量范围为6.51—10.05 mg·kg -1,40 cm以下土层黄瓜各个生育时期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小。在温室滴灌条件下水分对磷的运移影响较小,土壤有效磷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各生育时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占土壤剖面0—100 cm土层有效磷的68.76%—87.78%。与CK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均提高了有效磷占全磷的比重,提高范围为1.23%—2.47%。0—20 cm土层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为Ca10-P>Ca8-P>O-P>Ca2-P>Al-P>Fe-P,其中,Ca-P所占比例最大,为79.55%—83.35%。随着磷肥用量增加,磷的积累量也增加,Ca8-P、Ca2-P、Al-P、Fe-P和Ca10-P含量均比不施磷的处理显著提高,以Ca8-P增加最多,其次是Ca2-P、Al-P和Fe-P;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会经由Ca2-P转化为Ca8-P,而以缓效态累积在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中以Ca8-P积累最多,Al-P和Fe-P也有一定量的积累。【结论】 传统过量施肥造成磷素以Ca8-P、Al-P和Fe-P等形态残留于土壤中,造成了土壤磷素的积累和磷肥的浪费。在30 000 kg·hm -2鸡粪的基础上增施磷肥并无显著增产效应,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残留积累量。如果只施鸡粪,用量不宜超过30 000 kg·hm -2;如果配施无机磷肥,则鸡粪减量,且无机磷肥在300 kg·hm -2的基础上减量,具体施肥量及配施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更好地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进一步明确不同散放次数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方法]从不同烟蚜茧蜂散放次数对烟蚜的控制、防治效果以及烟叶田间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散放次数对烟蚜的控制效果表明,多次散放及提早散放烟蚜茧蜂僵蚜,有利于茧蜂早期繁殖,对烟蚜种群控制相对较好。在药剂防治与放蜂防治烟蚜的效果对比中,蚜茧蜂对烟蚜在长期作用和防治稳定性方面对烟蚜有明显效果,且在放蜂总量一定条件下,以3次放蜂处理防效表现最好,稳定性强,田间调查表明,烟叶破损率和烤后经济收益表现均以3次放蜂处理最佳。[结论]烟蚜茧蜂作为重要的烟叶绿色防控手段,在确保烟叶品质和促进烟农增收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采用石腊切片、HE染色法,对10只黄喉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黄喉食管从前至后复层扁平上皮层渐薄,固有层中腺体增多,且有非常薄的角质层。肌胃中的砂囊腺分支多比家禽发达,十二指肠绒毛细而密,回肠的肠绒毛宽而短、全部肠道绒毛无分支现象。盲肠一对特别小,且管腔狭窄、壁厚、充满淋巴组织,肠腺很少。整段肠道从前至后其上皮中环状细胞和固有层中淋巴组织渐增,而肠腺却渐少。肝和胰的组织结构基本与家禽相似。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狐、水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我国狐、水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8项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常温稀释液不同温度保存蓝狐精液的效果,试验采用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对8只引进芬兰种蓝狐的精液稀释后,分别在36℃(体温)、25℃(常温)、4℃(低温)条件下对精子的存活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17.21;25℃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6.19;36℃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3.94。36℃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 h,25℃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5 h,4℃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0.5 h。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蓝狐β-防御素1(vBD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蓝狐v BD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对蓝狐v BD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 PIC9K-v BD1,电转化至毕赤酵母菌株GS115,鉴定阳性的重组酵母菌经甲醇诱导表达,对表达目的蛋白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狐v BD1蛋白的三级结构与人类β-防御素1(hBD1)序列相似性达63.89%。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蓝狐v BD1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能够分泌表达,诱导96 h其表达量最大。CFU计数法结果显示,终浓度为60μg/mL和120μg/mL的v BD1重组蛋白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2.92%和29.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8.40%和30.18%,抑菌活性均在12 h达到最佳。本研究为探究蓝狐v BD1蛋白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已报道的犬科狗的Gdf8基因cDNA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银狐的Gdf8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将PCR产物连接到质粒pMD18-T载体上,然后转化到JM109大肠杆茵中,得到阳性克隆,同时进行序列的测定和分析。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Gdf8基因cDNA编码序列的大小相同,为1128bp。该序列与狗的同源性为99.2%,仅有9个核苷酸差异,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仅有3个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