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28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近年来,中国不断从国外引进猪种、设备、工艺技术,也借鉴国外饲养管理方法和经验,甚至通过联合兴办种猪场等方式全方位吸取国外的养猪技术来发展中国养猪业。人们有意无意地进入了养猪的误区,迷信国外的猪种、猪场建筑、生产工艺技术等,似乎照着国外的办法做,就能让中国人多吃肉、吃好肉。但是结果呢?我们慢慢放弃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猪种、饲养管理技术、养猪文化等。中国的地方猪种眼看着濒临灭绝,“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技术被掷进入了垃圾箱。历经30余年的养猪发展历史,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深思—下,未来的中国养猪业到底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一边倒地发展,还是另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52.
我国茸鹿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全身是宝,其产品对人健康有益,发展养鹿业利国利民,但近年来养鹿业形势严峻。本文就行业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初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3.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垭口、坡地、洼地)土壤中Ca、Mg、Zn、Fe、Cu、Mn等主要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貌部位土壤中全态Ca、Mg元素表现为淋溶迁移,全态Zn元素表现为聚积,有效态Zn、Cu、Fe等元素一般表现为淋溶迁移,有效态Mn元素一般表现为聚积,迁聚序列因不同地貌部位有所不同。同时,以场区的优势植物黄荆为例,研究了部分元素迁移与植物蒸腾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土壤中Ca、Mg、Zn、Cu、Mn等元素的迁移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密切相关,而且对于不同的元素,蒸腾作用的影响不同。植物蒸腾作用对Mn、Cu等较难迁移元素的迁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岩溶生态系统元素迁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用鳗弧菌腹腔注射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感染牙鲆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观察描述患病牙鲆的外观症状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达氟沙星在健康和感染牙鲆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1)每公斤体重腹腔注射鳗弧菌2.0×107~3.0×107cells可复制出疾病模型;(2)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Cl-、Na 等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苷(Cr)、K 极显著增加,说明经鳗弧菌感染后,牙鲆在药物吸收、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3)患病鱼的肝、肾、脾等组织细胞均发生实质性病变,而对照组外观正常,组织器官未见病理变化;(4)达氟沙星在感染牙鲆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生物利用度降低。鳗弧菌感染必将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药物及其代谢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和程度,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该模型复制的方法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它对探讨药物在患病鱼体内的动力学规律,揭示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机理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微胶囊技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近50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由于微胶囊物质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能,已引起水产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微胶囊技术在水产领域中的发展日益迅速,并体现出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对解决水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开拓新领域、改造传统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6.
桃江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减排调查23个规模猪场中有12个做到了干湿分离排污,占52%;调查8个鸡场和3个牛场均做到了粪便收集利用,实现干湿分离排污。但全部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有待落实,需要政府给力,业务部门和养殖场合力实行。  相似文献   
157.
玉米立体栽培中当代杂交优势利用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三层楼”米麦立体栽培是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91-1993年研制的。当代杂交优势是此项技术的增产机理之一,经对2500余穗玉米的测定分析,玉米当代杂交优势主要表现在百粒重、穗粒数、穗粒重等几方面,当代优势强弱变化为杂交>自由授粉>自交(姊妹交)。当代杂交优势的测定,对指导今后立体栽培中玉米组合的选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8.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作为一种感染力强的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目前的危险系数似乎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以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归纳了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一)选留良种母牛繁殖力受遗传的影响,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相同品种不同个体间也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选留繁殖能力强的母牛进行繁殖。凡失去繁殖力的母牛及牛群中其他的不良个体应及时淘汰。(二)合理分群管理好牛群,  相似文献   
160.
对豌豆蚜Jun蛋白进行原核表达进而进行抗体制备,可为探究JNK通路对靶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材料基础。本研究提取豌豆蚜的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后进行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并用ELASA法测定其抗血清效价、Western-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pET-28a-SUMO表达载体能在大肠杆菌体内成功表达出Jun蛋白,并通过免疫兔子成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其抗血清效价良好、抗体特异性较好。本研究成功表达出豌豆蚜Jun蛋白,并成功制备出抗体,可用于下步试验,对进一步探究JNK通路对靶基因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