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1篇
  19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根据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西南春播玉米组)在保山市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6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仲玉718生育期长,丰产性较差,不适宜在保山种植;对照渝单8号高感灰斑病,抗性及丰产性表现差,不适宜在保山种植;田研31号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可继续试种观察;山谷1901、陆金999和邦玉160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引入保山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92.
比较分析了15种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和幼虫的离体杀灭效果,并探讨了刺激隐核虫包囊破裂产生幼虫的最适温度和盐度条件。结果显示,中草药药物浓度为4.55 g/L时,槟榔对滋养体和幼虫有杀灭效果,大黄和野菊花仅对幼虫有杀灭效果;药物浓度为9.09 g/L时,苦参、贯众对滋养体和幼虫具有杀灭效果。药物浓度为18.18 g/L时,黄芩、川楝子、枳壳对滋养体和幼虫都具有杀灭效果。野菊花对滋养体也具有杀灭效果;在45.45、90.09 g/L较高药物浓度时,黄芪、鱼腥草、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熟地黄对幼虫和滋养体具有杀灭效果。研究表明,槟榔、苦参、大黄、贯众、黄芩、枳壳、川楝子、野菊花杀虫效果显著;黄芪、鱼腥草、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熟地黄、黄连的杀虫效果不显著。不同培养温度和盐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破裂产出幼虫所需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包囊破裂产出幼虫的最适温度为26℃、最适盐度为20–30。  相似文献   
393.
2022 年根据大豆扩种任务,云南省保山市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0.333 万hm2(5 万亩),结合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思考保山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为该技术在保山市因地制宜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4.
江汉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稻谷、油菜和麦类种植面积已达400万hm2,总产近2000万t.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强,年变化显著:初夏(大小麦及油菜收获季节)及初秋(中晚稻收获季节)降水特别集中,多为雨或阴凉天气,极不利于粮油晒场作业;特别是1998年以来,江汉平原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和油料因不能及时干燥而造成的损失占总产的5%以上;其中2002年夏粮、夏油因连绵阴雨而造成大小麦减产近40%,油菜减产近30%,损失尤为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江汉平原农机部门在谷物干燥技术的引进应用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95.
为探讨姜黄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配制姜黄素水平为0(对照组)、15、30、60、120、240 mg/kg的6组试验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试验鱼平均体质量为(4.17±0.39) 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姜黄素添加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30 mg/kg和60 mg/kg组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30 mg/kg和60 mg/kg姜黄素添加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随着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先降后升,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组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60 mg/kg和120 mg/kg组谷草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添加补体替代途径活力(ACH50)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研究人类活动对近年来鄱阳湖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的作用机制,为推动该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鄱阳湖流域最新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产品,并结合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和人口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残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深入探讨了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 近20 a来鄱阳湖流域地表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植被EVI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流域人类活动整体上对植被EVI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化新扩张区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EVI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48%,不同子流域间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为30%~43%。鄱阳湖流域植被EVI及其残差趋势在人口密度增加0~100人/km2和400~500人/km2时,分别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江西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驱动,广大乡村地区人口密度的小幅增加(0~100人/km2)比单纯的人口流失区更能有效改善地表植被状况。与此同时,城市区域人口密度增加幅度在一定区间时(400~500人/km2)也能促进地表植被状况的改善。[结论] 人类活动是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协调”理念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97.
本文作者介绍了保山市山地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可以为保山市山地玉米生产提供规范性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良种良法推广应用,达到山地玉米高产目的,使农户增产增效,以提高全市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98.
烟后玉米是近年来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种植模式,对协调粮经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地区科技增粮的有效途径。保山市是云南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多山农业市,发展烟后玉米可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从烟后玉米的发展意义出发,结合保山市生产实际,思考了保山市烟后玉米的发展条件,对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技术服务的具体发展思路,为促进保山烟后玉米种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9.
[目的]研究野生花木蓝的规模化繁殖和应用技术。[方法]以野生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为材料,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花木蓝种子出苗和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并研究繁殖方法。[结果]野生花木蓝规模化繁殖受种子质量、播种时间、扦插季节等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野生花木蓝以新采集种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出苗率最高,达80%;嫩枝扦插繁殖以自配生根粉5 000 mg/L速蘸5 s处理的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为96.7%。[结论]大量推广可通过实生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也可实生与扦插繁殖相结合,做到周年规模化繁殖。  相似文献   
400.
<正>青贮玉米是指在玉米籽粒乳熟期至蜡熟期收获整株玉米,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后用作饲料的一种玉米。相比普通籽粒玉米,青贮玉米产量更高、营养更丰富,被普遍认为是草食家畜最优质的饲料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向以粮、经、饲三元结构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青贮玉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尤其在国家“粮改饲”政策的大力推行下,青贮玉米成为主流作物。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大力推进“粮改饲”种植区域规划,青贮玉米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作为全市畜牧业的前端产业,青贮玉米前景广阔,抓住契机加快青贮玉米发展是保山市未来玉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保山市青贮玉米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展望,以期加快全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