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61.
以玉米为原料,以复合菌种复合菌种根霉As3800、黑曲酶uv48为糖化剂,应用液态发酵法,结合现代清酒酿造新技术,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经20d前酵,酿造出玉米清酒新产品,生酒出酒率高、酒体澄清、醇香浓厚、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362.
种子萌发是作物生命历程起点,其萌发率高低、萌发生理状况等皆影响作物后期生育乃至经济产量.近年,有关Cd、酸雨(Acid rain,AR)单一污染对作物萌发种子伤害的报道较多,但自然背景下,上述污染多呈复合型,故研究二者复合污染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材,结合中中重金属与AR污染实情及大豆的抗性特征,选择低强度AR1(pH5.0)、高强度AR2(pH2.5)、低浓度Cd1(0.182 mg·L~(-1))、高浓度Cd2(20 mg·L~(-1))4个剂量处理没计,考察AR与Cd复合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POD、CAT、MDA、质膜透性影响,从保护酶对种子萌发作用的角度,分析萌发种子响应二者复合胁迫的内在原因,为科学评估和预防大豆早期Cd与酸雨伤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3.
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发展, 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林木定向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 林木基因工程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内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研究处于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 转基因技术在白桦定向培育过程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文中从白桦开花、抗虫、木材改良、抗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白桦转基因研究现状, 对转基因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以期为白桦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4.
桔梗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年生桔梗不同生育期栽培不同部位中N、P、K含量的测定,分析桔梗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状况。测定结果表明,桔梗茎部和叶片中的N含量随着植株生长而逐渐降低,整个生育期N元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7.6%和23%。根部N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个生育期增长幅度为33.7%;P元素在桔梗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在不同的生育期内有所不同。其中,根部P元素含量苗期最高为0.41%,开花期最低为0.34%,到种子期又提高到0.38%;根部K含量一直在增加,生育期内含量增加了0.24%。茎部和叶部K含量在现蕾期最低,分别为0.42%和0.51%。试验表明,苗期和开花期是N、P、K元素的需求旺盛期。  相似文献   
365.
目前,猪场病毒性腹泻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14年2月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生以仔猪发病初期呕吐、排灰色水样稀便、恶臭,大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结果显示,导致该猪场大规模发病并死亡的主要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是典型的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发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366.
蒙古栎叶片多酚的超声提取、优化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氧化活性为示踪,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对超声提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多酚质量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为双响应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8.62%,提取时间30.90 min,液料比19.96 mL.g-1,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2.0 g蒙古栎叶片原料中多酚质量为84.88 mg,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79 mol.g-1。蒙古栎叶片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23 mg.L-1,高于BHA、BHT、VC和VE等4种合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67.
蓖麻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蓖麻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蓖麻幼花和蒴果,引起花蕾脱落,烂果和烂杆,降低蓖麻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当温度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灰霉病迅速流行全田。蓖麻植株高大,生长茂盛,药剂防治难度较大,应提倡农业综合措施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8.
文章主要研究了转IrrE基因T1代甘蓝型油菜在自然条件与Nacl盐胁迫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以自然条件下的野生型油菜为对照,自然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在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而分枝部位高度和分枝个数差异不显著。300mMNaCl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分枝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69.
为将新型绿色溶剂应用于传统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同时改善低共熔溶剂在提取领域的限制因素,本试验使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芪中的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共合成了10种不同的低共熔溶剂,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含水量和超声功率对五种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五种黄酮的总得率为指标使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草酸(摩尔比1:2)为最佳提取溶剂,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43 min,超声温度44℃,含水量54%,在此条件下五种黄酮的总得率为1.70mg/g,高于传统的甲醇提取法。因此,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可有效提高黄芪黄酮的得率。  相似文献   
370.
以二氢槲皮素的得率为指标,分别采用超声、微波和加热提取法(冷浸、温浸和回流等)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先后对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共性因素及提取时间和能量强度等核心因素进行考察,3类方法中微波提取得率最高,可达0.116%,回流提取的累积得率可达微波法的95.9%,而超声提取的累积得率仅能达到微波法累积得率的55.2%。规模化生产可采用体积分数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微波700 W提取2次,每次10 min或80℃回流提取3次,每次240 mi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尽管超声对植物细胞组织破壁或变形的机械效应较强,但二氢槲皮素的得率仍较微波和回流提取法低,二氢槲皮素的溶出主要是导致热效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